返回首页

苏打绿这个名字的来源是?

230 2023-08-30 14:18 admin

首先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意大利18世纪著名音乐家韦瓦第的小提琴协奏组曲《四季》。韦瓦第被称为协奏曲之父,不仅定立了协奏曲三乐章的标准,还开创先河地使用了标题音乐的形式,结合文字和诗歌进行协奏曲的创作,《四季》也是历史上第一部以四季为题,描写万物生生不息和自然界轮回规律的音乐作品。

促成这个计划的灵感来源,其实是苏打绿第三张专辑《无与伦比的美丽》里面一首歌《四季狂想》(这首歌是史俊威作词),里面第一句歌词“太阳下早已没有新鲜事”,不仅是出自《圣经·传道书》(小威本身是基督教徒),也是尼采“永恒回归”哲学理论的中心思想。永恒回归,也就是轮回的哲学观点,在苏打绿的很多作品里都有体现,比如《未了》。当然,这个计划本身也是一个大“轮回”,正如四季更迭,周而复始。

整个系列由四张专辑《春·日光》《夏/狂热》《秋:故事》和《冬 未了》构成,完成计划总共历时了6年,可以说是苏打绿出道14年以来,构思最大胆、耗费最多心血的一部作品,也是国内独立音乐领域的一项创举,体现了苏打绿在专辑概念上的非凡造诣。

除了整个计划及计划内作品体现出的思想深度、审美高度和人文关怀之外,每张专辑里、专辑与专辑之间,还隐藏了一些创作人独到用心的“彩蛋”。

1.专辑名都是“季节+主打歌”这样的形式,但是从上一张专辑的主打歌的歌词,能够推出下一张专辑主打歌的名字,如:

《日光》里“狂热”出现1次;
《狂热》里“故事”出现2次;
《故事》里“未了”出现3次;
《未了》里“日光”出现1次。

2.专辑名中符号的意义:

《春·日光》“·”为乐章符号,对应专辑中的“配乐”;
《夏/狂热》“/”为诗歌符号,对应专辑中的“英文诗”;
《秋:故事》“:”为口述符号,对应专辑中的“Interlude(口白)”
《冬 未了》空格对应专辑中的空轨。

3.每张专辑对应一种风格、一座城市、一种情绪和一个主神:

《春·日光》关键词:台东,民谣(Folk)。制作选在自然景色怡人、原住民聚居的台东,歌词多以描写景物为主,比如写春雨的《交响梦》和写晚霞的《异次元的玫瑰》,编曲上用了一些北欧的民谣乐器(比如尤克里里),渲染出一种似初生朝阳般温暖、明快的氛围。代表主神是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Pan,羊头人身,擅吹笛,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梦魇的象征)。

《夏/狂热》关键词:伦敦,摇滚(Rock)。制作选在工业革命开端、为现代文明拉开序幕的英国伦敦,歌词多讲述社会现象,比如写网络暴力的《掌声落下》《彼得与狼》和写婚姻家庭的《他夏了夏天》《共舞》,笔锋犀利,带有文艺青年的批判主义色彩,编曲接近朋克和英伦摇滚,体现出较强的反叛精神。代表主神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是社会法则和世界和平的守护神)。

《秋:故事》关键词:北京,中国风(C-POP)。制作选在承载了中国人故事与情怀的首都北京,歌词有涉及历史及经典的引用,比如主打歌《故事》《拾穗》,涉及了中国传统的老庄思想,也有写情感的《我好想你》《说了再见以后》,编曲上偏向中国风,有种东方式的怀旧、忧郁及迷幻感。代表主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德墨忒尔(Demeter,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掌管农业、谷物和丰收的女神)。

《冬 未了》关键词:柏林,古典(Classic)。制作选在二战的导火索、哲学家的摇篮——德国柏林,歌词多探讨一些深层次的道德、人性及哲学问题,例如写命运及末日美学的《痛快的哀艳》,写存在主义哲学的《未了》,批判法西斯主义的《他举起右手点名》,编曲采用了60人编制的交响乐团,整体氛围庄严凝重,但仍然能感到生命奋斗不止的力量。代表主神是希腊神话中的推石者西西弗斯(Sisyphus,本是科林斯的国王,因触怒众神被罚不断地推着巨石上山,每当快到山顶的时候巨石又会滚下山去,导致前功尽弃)。

值得一提的是,在冬专的《未了》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同时提到了四位主神:“他午睡(潘)、他狂欢(狄俄尼索斯)、她教大地拾穗(德墨忒尔);而你靠你蹒跚,支撑自己轮回(西西弗斯)。”写出了神与人的关系(自然规律周而复始,而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历史轨迹),可以说是整个韦瓦第计划的点睛之笔。

4.“韦瓦第主旋律”,这是一次偶然间,青峰家的猫在钢琴上踩出的一串旋律,它贯穿了整个计划的始终,第一次出现是在春专的第一段“配乐”里,然后《各站停靠》,然后夏专的《他夏了夏天》,再到秋专的《小星星》,冬专的《Must keep singing》和纯交响乐版“冬之颂”里的《Four season》,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虽然四张专辑的发行,因为各种内外界因素,前前后后拖了长达6年时间,但其实所有韦瓦第计划的作品,大致都是同一时期完成的,所以并不存在任何“迎合市场”“改变风格”及“商业化”的说法,也就是说,这四张专辑要写什么内容,用什么风格,是一早就决定好了的。

5.每张专辑的歌名连起来都是一首诗:

(图片来源见水印)

6.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细节:
夏专的《近未来》歌词把这张专辑里的所有作品都总结了一遍。
秋专每一首歌歌词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下一首歌的第一个字,然后所有这些字连起来是一句话:我摊开心中愁,你只见眼前秋。
冬专的歌名排序使用了但丁的隔行押韵法,歌词本上的符号是象形文字,而且不止一种,具体含义目前还没有人破译出来。

附录:四张专辑的金曲奖统计。

2010年 第21届 最佳乐团 《春·日光》(入围)
2010年 第21届 最佳乐团 《夏/狂热》(入围)
2010年 第21届 最佳专辑制作人《春·日光》(入围)
2010年 第21届 最佳编曲人 《日光》(入围)
2010年 第21届 最佳音乐录像带 《日光》(获奖)

2014年 第25届 最佳乐团《秋:故事》(入围)
2014年 第25届 最佳专辑制作人《秋:故事》(入围)
2014年 第25届 最佳音乐录像带《故事》(入围)

2016年 第27届 最佳乐团 《冬 未了》(获奖)2016年 第27届 最佳国语专辑 《冬 未了》(获奖)2016年 第27届 最佳专辑制作人 《冬 未了》(获奖)2016年 第27届 最佳编曲人 《痛快的哀艳》(获奖)2016年 第27届 最佳作曲人 《下雨的夜晚》(入围)2016年 第27届 最佳作词人 《痛快的哀艳》(入围)2016年 第27届 最佳作词人 《他举起右手点名》(获奖)2016年 第27届 最佳年度歌曲 《下雨的夜晚》(入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诺5530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