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内丹是什么?

143 2023-09-16 03:21 admin

内丹术 内丹术是道家重要的一种修炼方法。内丹术指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的修炼,以人的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等而在体内结丹,达成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甚至“成仙”的目的。

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真人”、“至人”、“圣人”的修炼境界,以及「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散」、「积精全神」、「移精变气」等修炼、疗病方法。「移精变气」可以看作是后世内丹学「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类的方法。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其著作《道德经》中即有“归根复命”的内炼学说,“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法,又讲述了“长生久视”的理想。《庄子》中亦有「心斋」、「坐忘」之类的内炼方法 。

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为丹法之祖书。东晋葛洪是金丹道教的理论家与实践者。他认为金丹之道,乃仙道之极。《抱朴子?金丹篇》说:“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

“内丹”一词最早见于题为东晋许逊的《灵剑子》:“服气调咽用内丹”。南北朝梁代南岳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禅师《立警愿文》中说到:“我今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忏悔,为护法敌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左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修行诸禅,愿得深山静处,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这是最早将外丹、内丹明确划分开的一处著作。

隋朝时,道士苏元朗进一步提出“性命双修”一说,强调心身的全面锻炼,进一步推动了内丹术理论的发展。

唐朝与五代,是内丹之道发展的关键时期,李筌、张果等注解《阴符经》,钟离权著《灵宝毕法》,吕洞宾传钟离权丹道,施肩吾撰《钟吕传道集》,崔希范撰《入药镜》,司马承祯作《天隐子》,陈抟著《指玄篇》,作《太极图》、《无极图》,使内丹之道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完备。

至宋元内丹派问世,把《道德经》、《阴符经》作为内丹祖书。北宋张伯端称“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作《悟真篇》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融老子内炼思想于《悟真篇》内丹术中。《悟真篇》还强调要炼内丹,必先积功德:“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张伯端所传丹法,其继承系统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形成丹道的流派称为南宗。 另有王重阳开创道教全真派,称承钟吕之真传,修炼亦以内丹为首务,主张性命双修,明心见性,以修性为先。王重阳所传流派称北宗。以后又有元代李道纯所创中派;明代陆潜虚所创东派;清代李涵虚所创西派。另外据说还有不少隐传的内丹流派。古时内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

关于内丹修炼的阶次,各家方法有差,一般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个阶段。元代陈致虚《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外神气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金丹大要》还说:“求于册者,当以《阴符》、《道德》为祖,《金碧》、《参同》次之。”

内丹术对现代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德国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曾率先用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意识与无意识—来阐释内丹学的识神和元神范畴,并认为“性”就是意识与无意识,而“命”与生理之本能密切相关。西方荣格精神分析学旨在消除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对立,荣格(Jung)曾用集体无意识理论理解了内丹学著作《金华宗旨》(《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中的超越现象,视之为一种无意识的表征。

史书记载,内丹家多高寿,如《宋史》载:吕洞宾“ 年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陈抟寿长118岁,张无梦99岁,张伯端96岁,石泰136岁,薛道光113岁,陈朴、刘海蟾、施肩吾、蓝元道、陈楠、白玉蟾等内丹家都达到高龄。

关于清净孤修派丹法的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入手功夫,称为道术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全身生理机能一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为内丹仙术作准备。第二阶段为炼精化产,称为初关仙术 ( 百日关 ) 。这段功法以元精为药物,包括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几个步骤,属小周天功夫。第三阶段为炼炁化神,称为中关仙术 ( 十月关 ) 。这段功法先要经过“大死七日”的入圜 ( 释教称坐关或闭关 ) 过渡步骤,随之“采大药”、“养胎”,进入无为的入定功夫。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称作上关仙术 ( 九年关 ) 。炼神还虚纯为性功,约九年,前三年神超内院、哺乳温养;后六年调神出壳,直至虚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关仙术各约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时日。 但亦因人而异。今依《上品丹法节次》简述如下:

( 一 ) 炼己存诚。其要诀为惩忿窒欲、虚寂恒诚;扫除后天之习染,独露先天之真体;使识神退位,元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虑,即归中宫祖窍,养自我本来一点灵光,常应常静,二年三年,积久益善,促开玄关一窍。

( 二 ) 筑基培药 . 其功法为择地入圜,身心意不动,收摄精气神三宝归于中宫,时时觉照 . 刻刻规中 . 借假修真,以玄关一窍立基敛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诀。此法纯熟,更复坐忘内视,行凝神入炁穴之功,活子时至元阳生,勃然机发,于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龙生于离,虎生于坎,当虚极静笃之时,将元神沉于羔穴 . 听其自呼自吸,采有气无质之壬水 ( 坎中真阳 ) ,以真意摄入中宫,与离中真阴会合。

( 三 ) 坎离交靖。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动,神羔凝结,于虚极静笃中,忽觉海底蠕动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 . 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炁初现之象。而后以真意引药穿尾间,经夹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宫,自上腮滴下鹊桥,似醒酗甘露,沿赤道复归炁穴,行归复法,为胎息入手功夫。

( 四 ) 采药归鼎。丹家于虚寂杳冥、渊默混沌之际,顿起雷声如裂帛,丹田火热,两肾汤煎,即将药物聚于海底,以真意引转尾间,雷声轰轰透过三关,翁聚泥丸宫。此时月窟风生,绛宫月明,两眉间内涌圆光,药物不知不觉由鹊桥下重楼,凉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归土釜。此为炼取谷神之法,取坎填离之功。

( 五 ) 周天火候。丹家循任督运小周天炼药,自子时至巳时进阳火,应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数,除去卯时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实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时至亥时退阴符 . 应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数 . 除去酉时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实行一百二十息。连同沐浴六十息,闰余二十四息,合计三百八十四息,故日周天息数微微数。丹家须于平时调准,临炉炼药之际,只要心息相依,自然运用,不可唱筹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还丹,补足后天破漏亏损,复归童真之体。

( 六 ) 乾坤交靖。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于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机发,玄关一窍大开,顿觉虚灵空朗,进入齐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时先天炁复,凝为大药,一点落黄庭,遍身酥绵畅快,只觉圆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盘,为虚灵独露的金液还丹。

( 七 ) 十月养胎。神炁凝结为圣胎,又名婴儿,须洗心涤虑、绵密寂照、常定常觉,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始得灵胎日渐坚固。十月养胎是大周天炼羔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炉里自温温,镇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个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养胎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热,可存想两眉间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摄入神室,其热自退。

(八)移神换鼎。头部泥丸宫,又名天谷,乃阳神本宫。灵胎纯为先天凝结之阳神,乃人之法身,婴儿现象,须出其胞,由下田炁穴移至泥丸宫,行炼性之功。阳神能超越时空障碍,透金穿石,隐显随心。移神天谷后,丹士应端拱无为、正位居体、寂以定之、慧以镇之,继行入定之性功。

( 九 ) 泥丸养慈。泥丸为全身至清至灵之地,上应太空之镇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尘出尘,须入尘磨炼,静以养慧,动以炼慧。法惟冥心寂定,诀在一“诚”字,诚于静者神自明,诚于动者性自彻,天下无撇不下之凡情,无识不破之物理,乃由诚而明之性功。丹家于此际,静极生动,定极生慧,开发出人体潜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 十 ) 还虚合道。内丹学炼至阳神脱体,未为究竟,躯体仍在,终难脱生死。丹家于具神通后,不可常动不还、用慧神疲,更应于群动之中 . 独抱静观自得之趣,一如得鱼而忘荃,行物我无间的还虚功夫。便进一步,粉碎虚空,真幻两忘,道合自然,神证太虚,与天地同其阖辟循环,浑化与无垠,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则为天仙功成。

清净丹法的步骤在《大成捷要》、《伍柳仙踪》中记载详而且明。此处所述《上品丹法节次》可视为各派丹法之总纲,非止清净派而已。下面再据仇兆鳌《悟真篇提要》,简述阴阳双修派的丹法:

( 一 ) 凝神定息。男女双修功夫,亦要把凝神定息的踵息术贯彻始终。其诀要万缘放下,心息相依,虚极静笃,一念规中,行玉液炼形之功。

( 二 ) 运气开关。其法有积气开关与聚气开关之别;积气开关功迟,聚气开关功速。开关为得药作准备,欲采药上运,必须关路通畅。积气开关乃贯通任督二脉的逆转河车功夫。聚气开关续死用女鼎薰蒸,外提玉茎,蛇婴含吐,使管通关透。

( 三 ) 保精炼剑。元精坚固,则剑锋刚劲;锻炼有方,则剑气通灵。剑要刚、通、灵;金水相资,刚柔迭用,屈伸如意,呼之立应,则可明强弱而出入,用提吸以回阳,或侧身修道,或颠倒行功,顺逆皆可用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