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近对中国古代一些小玩具感兴趣,比如鲁班锁、饮水鸟等等。各位说说你们见过什么有趣的中国古代玩具?

187 2023-01-25 05:36 admin

一、最近对中国古代一些小玩具感兴趣,比如鲁班锁、饮水鸟等等。各位说说你们见过什么有趣的中国古代玩具?

这些小玩具应该是比较有年头了。很多人对这些玩具没有印象,更没有看见过。我也只能说我小时候的玩具吧,不知道有没有一起经历过的。虽然说不上是古代玩具,但是属于我小时候。小时候我们玩纸飞机。扔口袋,跳皮筋。

一般来说,商业的就是这些东西啊,就是这些小机关之类的

二、七巧板与九连环,这些暗藏中国智慧的玩具有何历史?

七巧板与九连环都是饱受人们喜爱的消遣玩具,都有一定年头了。七巧板有上千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朝其规制基本定型,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九连环据说是发明于战国时期,玩法奥妙,宋朝之后开始流行。

如今的七巧板由七块不同形状的板块构成。分别是两块大三角和小三角、一个中三角、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色彩鲜艳。七巧板看上去极为简单,却可拼凑组合成许多有趣的图案。无论是动物、建筑还是人形,都可将它们展现得栩栩如生,方式多种多样。而也正是因为多样性与生动性,七巧板成为广受欢迎的民间玩具。

据记载,七巧板是由家具演变而来。北宋有一位进士名为黄伯思,对几何图形颇有兴趣。他发明了一种接待宾客的桌子,由六张小桌子拼凑而成。其可随着用餐人数的变化随意改动形状,十分有趣。后又加入一张桌子变为七张,组合变化无穷,类似于现在的七巧板,称为“燕几图”。

到了明朝,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蝶翅几”。其由十三件案几组成,可拼凑出一百多种造型。七巧板就这样在人民的智慧中不断完善,成了如今的样貌。

相对于七巧板,九连环的难度稍稍高一些。它由一个框架以及九个圆环组成,九环通过直杆互相连接,套在框架上,另一端固定。玩法就是将九个环一一解下或者套上,步骤比较复杂,有一定规律。九连环据说是诸葛亮为了让妻子派遣寂寞而发明的,到了明清时成为民间常见的玩具之一。

关于九连环的解法还有人专门研究,如19世纪的格罗斯。他通过运算证明最简便的解法也要有341步。而在此之前也有外国数学文献讨论九连环的解法,可见九连环以其富含的智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喜爱者。

无论是九连环还是七巧板,都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七巧板源于唐朝,那个时候它不叫“七巧板”而是叫“燕几”被外国人称为“唐图”。九连环则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玉连环”

七巧板与九连环相传都是诸葛孔明发明的,是一种益智玩具,类似的玩具还有华容道。

七巧板最早起源于唐代,在国外也号称“唐图”,其发明最早是受到唐朝家具“燕几”的启发,九连环等早在两千年前便已被祖先发明出来。

九连环在2000年前就已出现,当时制作出的工匠希望人们能够解开这环环相扣的秘密。七巧板里蕴含着无限的数学的奥秘,最早根据宴几设计的,也就是宴请宾客的时候根据宾客数量随意拆分的模型。

三、中国古代智力玩具有哪些?

中国古代益智玩具

经典一:七巧板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是中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因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启发儿童智慧,所以深受欢迎。传到国外后,风行世界,号称“唐图”,意即“中国的图板”。七巧板经过唐元的发展,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有“养拙居士”在综理拼玩实践的基础上写成《七巧图》一书刊行后,其形制乃成定式,即大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和正方形、菱形中一块,合成一个正方形或一个长宽二比一的长方形。由于这种玩具简单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纸板制作,而玩起来的无穷趣味足以使成人为之着迷,所以流传极广,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清朝宫廷玩具中,就有一副盛放在铜盒中的七巧板。

经典二:孔明锁

孔明锁也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相传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这种三维的拼插玩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十分巧妙。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拼装时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

经典三:九连环

九连环起源于古代民间,在明代得到普及,至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妇孺童叟都喜欢玩九连环。《红楼梦》第七回中还有一段关于九连环的叙述: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解九连环。九连环被西方认为是人类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引人之处在于游戏过程中环环相扣的连续性。此玩具是成品九连环由九个圆环和框架组成。此玩具对开发智力、培养学习、活动手指筋骨均有益处。

经典四:华容道

这是一个由经典的故事发展而成的益智玩具。鹿港“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首诗是《三国演义》里,作者对赤壁之战关公放走曹操的感慨。“华容道”这一古老的智力游戏,就取意于这段故事。由于该游戏变化多端,精深莫测,具有百玩不厌等特点,被称为世界“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的游戏”之一。

棋子的游戏规则是:只准利用2个空平面移动,不许把棋子重叠,也不许跨过任何棋子,要想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只许曹操出去,别的棋子不许出去。本游戏的目的就是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

双陆

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双陆应是一种类似飞行棋的游戏,从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和传世文物来看,双陆曾经相当流行过。

六博

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围棋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