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密胺餐具有毒吗?

195 2023-04-13 12:18 admin

一、密胺餐具有毒吗?

据专家说:仿瓷 餐具学名叫密胺餐具,用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造的。如果工艺不过关,三聚氰胺很容易跑到食物里。因此密胺餐具一般不适合高温蒸煮或用于微波炉烹调。 目前国家标准里对密胺餐具也没有三聚氰胺项目的检测,而欧盟已对密胺餐具三聚氰胺给出了30mg/kg的限量值。 合格密胺塑料性状较稳定 三聚氰胺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农药和化肥,因此食品中可能会有微量三聚氰胺,一般会远低于15mk/kg的安全限量。但如果使用劣质密胺塑料,摄入的三聚氰胺量就很难估计了。董金狮说,密胺塑料主要是三聚氰胺和甲醛树脂的聚合,合格产品合成后性状较稳定,但劣质产品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树脂就很不稳定,特别是在高温状态下,很可能释放三聚氰胺分子。如果经常把盛放食品的劣质密胺塑料放进微波炉加热,危险性很高。另外,密胺塑料还可能会释放甲醛,甲醛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密胺餐具别进微波炉 董金狮说,消费者也不必过分担心。合格的密胺塑料餐具能耐低温(可放入冰箱)、耐煮(可沸水蒸、煮)、耐污染,安全性较高。选购时,首先到正规商场购买;其次,看餐具是否有变形等不良现象。别挑色彩鲜艳和颜色深的密胺餐具,也别把它放进微波炉中使用。清洗时要用柔软的抹布,百洁布、去污粉等易擦毛餐具表面,更易受污染。最安全餐具是质量合格的瓷餐具。

二、什么是密胺?密胺餐具安全吗?

密胺,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密胺餐具所用原料不同,安全性不同。

密胺餐具

1、A1料(不可用于餐具)(含30%密胺树脂,另有70%成份为哪消运添加剂、淀粉类等),特点:虽有密胺成份,但仍存塑料特性,毒性大,不耐高温,不耐赃,不耐腐蚀,外观粗糙,易变形、变色,光泽度差。

2、A3料(不可用于餐具)含70%密胺树脂,另有30%成份为添加剂、淀粉类等,特点:外观和正品(A5料)相差无几,但是一经使用,产品不耐脏,易变色、褪色,高温下易变形,不耐腐蚀。

3、A5料可用于密胺餐具(100%密胺树脂),特点:无毒无味,耐温程度-30摄氏度至120摄氏度,耐磕碰、耐腐蚀、不但外观精美,轻便保温,使用安全。

4、A8料餐具特性:三聚氰胺甲醛模塑粉是无臭,无味无毒。三桥培聚氰胺甲醛塑料的表面硬度高,有光泽,耐刻划。有自熄性、防火、耐冲击、耐开裂性好。高温、高湿稳定性好、耐溶剂性好、耐碱性较好。

扩展资料

密胺餐具不能用钢丝球洗涮,会把餐具表面的光泽度涮掉,也会留下很多划痕,所以不建议用钢丝球涮,因为密胺餐具有陶瓷的质感,表面比较光滑清洗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如果是特别难洗的污垢建议拿洗洁精水浸泡一下,再拿刷碗布洗刷即可,或者直接用洗碗机清洗。

如果密胺餐具用的时间长,出现密胺碗盘吸附上色素,油渍,咖啡渍等顽固污渍会使密胺餐具发黄发黑,这时用一般的清洗方法已经不可行。

要用三联日化密胺餐具专用除渍粉,每20升80度热水放入180-400克密胺餐具李梁专用除渍粉配制成溶液搅拌至溶解,将密胺餐具碗盘放入溶液内,浸泡30-60分钟即可使餐具除渍复新,餐具去渍复新后取出的餐具用清水冲洗或放入洗碗机内清洗均可。

三、密胺有毒吗??能用吗??

密胺无毒,谣言有罪,仿瓷餐具被谁中伤

“仿瓷密胺餐具风波”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典型案例,属于“舆论危机”和“谣言营销”。其事情的起源十分简单:就是 “三聚氰胺”因为“毒奶”成为一个恐怖名词,也有就“风水先生”指点江山,把为国家出口创汇的“密胺仿瓷制品”形容为“毒碗”,在提及三聚氰胺风声鹤唳的环境下,一时引得国内媒体也“误入歧途”。

而今各大超市已经对仿瓷密胺制品和餐具恢复上架,密胺仿瓷制品餐具依然风风火火出口创汇,每年为国家赢得10亿美金,为数百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可以说是“中国骄傲”,而由于谈“三聚氰胺”色变,使得媒体和大众失去了判断力,成为2008年底一个重大的媒体事故。

目前,复旦大学陈新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敏、北京化学工业大学教授苑会林、河北师范大学魏雨教授、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张明祖博士、密胺专家袁彦、高分子学专家冯绍华等业内知名专家,主管部门领导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秘书长都对“密胺仿瓷”餐具发表了正面支持和声援,均公开表示:目前世界食品卫生最严格的欧洲、美国和日本都对中国生产的密胺进行严格检测,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和违禁成分,完全符合民用餐具制品要求,从上世纪60年代,密胺餐具在我国使用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经历过40年考验的密胺仿瓷餐具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密胺塑料制品行业,绝大多数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并加大技术创新,开发新品,使产品更加人性化、环保化,企业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设,产品中80%是用于出口的。而且使用而且由于其安全、方便、色彩鲜艳等特点,深受儿童、家长和机关单位的厚爱,成为大型公众场合(比如机关食堂、机场、医院)的餐具采购和使用事实标准。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介绍:我国的塑料工业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也获得了迅猛发展,2007年消费者已经达到了4578万吨,塑料制品的产量达到3330多万吨,产值超过8千亿元,出口一千多万吨,出口额达223亿美元,在轻工行业中排第三位,出口居第五位。

以工业基地泉州为例,近年来,泉州市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出口塑料制品(密胺餐具)的主要基地之一。泉州市共有出口密胺餐具生产企业40多带卜家,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大宗出口新产品。像泉州密胺行业所带来的地区发展,还在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发挥着密胺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

据记者获得的行业资料不完全统计,2008年密胺餐具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80%以上。密胺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现在国内具有营业执照的密胺餐具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能够为超过2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那为什么还会有“密胺碗有毒论”这样可笑的言论呢?

首先是利益,利益链条使无辜的“密胺仿瓷餐具制品”流下了悲伤的泪水。2008年6月1日起 “限塑令”正式实行,因此空余巨大的市场蛋糕就属于可降解餐具和密胺餐具,两者的优劣势可以说各有千秋,但是由于密胺餐具更适合家庭和机关单位,某些生产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企业就动了歪心思。歪则歪矣,但是无计可施,牛奶风波出现后,这些“21世纪最贵的人才”果断抓住“三聚氰胺”的蠢山穗集体恐慌,将原本安全使用了40年,获得最严格检验的产品“密胺仿瓷制品餐具”描述成“毒碗”,莫须有的冠以“密胺有毒”,引起市民和主管部门的恐慌,成为科学的罪人。更可恨的是:某些伪专家公然违反广告法,在自己的博客和网站上以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做广告宣传,严重影响和败坏政府形象,其罪累累,不可饶恕。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舆论的中心,因此才有“互动和分享”,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制造谣言和恐怖消息。汶川地震期间就有些不法分子出于各种目的制造谣言,唯一的结果就是被绳之以法,“密胺仿瓷制品”的背后则是一小撮“一次性餐具企业”和伪“专家”身份的人在从中作梗,据悉有关部门已经在开展深入调查,使这些唯桥恶意制造谣言的不法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乌云遮不住阳光,虚假掩盖不了真实,无论是“正龙拍虎”还是“密胺有毒”,相信其始作俑者都不会逃脱法律的制裁,笔者相信党和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处理好这次莫须有的风波,而且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更科学的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岁唯枣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山兄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乎拆于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