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幼儿园有23个小朋友,需要新购一批餐桌,每桌坐4人,最少需要购进多少张餐桌?

149 2023-10-16 12:16 admin

一、幼儿园有23个小朋友,需要新购一批餐桌,每桌坐4人,最少需要购进多少张餐桌?

23÷4=5……3(个)

5+1=6(张)

最少需要进6张餐桌。

二、幼儿园收拾餐桌教案

如期在周二的上午进行了本次宣传画教学活动的开课,我在进行此教学活动时,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教学中幼儿出现的反应,我能够及时有效地作出回应。总体来说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流畅和顺利的。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和缺点。在导入环节中,我给幼儿出示的图片,不够美观和好看,幼儿对餐桌礼仪方面的生活经验比较少,话题的拓展不够,只停留在不掉饭粒、不讲话等方面,其他的多方面礼仪就不了解了。所以,在我为本次教学提供的图片上,没有把握好。其次,在幼儿的操作环节中,我为幼儿准备的作画内容比较简单,幼儿比较容易达到要求,幼儿的涂色和作画难度不够,没有很好地体现艺术活动的真正价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目的完成不够,自己没有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等方面的总体考虑。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认为只有“从孩子的需要入手”,才能把“孩子是活动的主体”这句话落实到实处。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虽然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征,但是在范例材料、幼儿作画工具的准备上,还不够充分,不能够给幼儿一种美的感受。总之,我认为本次活动所欠缺的地方是,教师自身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思想、情绪上的不稳定,影响了本次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这时孩子的无意注意容易随兴趣而转移,只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调动、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由于我出示的图片是幼儿生活中的再现,所以幼儿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过来。总之,我所设计的教学形式比较符合幼儿实际情况和现有水平,让幼儿说一说、画一画,使幼儿的情感、兴趣得到了满足,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够到”的内容,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个成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精心的设计与考虑。(是否兼顾了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是否幼儿对活动感兴趣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较好地把握,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在活动中,当给幼儿两张对比图片时,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讲述,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餐桌上更多的礼仪。

总之,我们教师平时要多善于观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儿,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将新《纲要》的精神切实地贯彻到自己的实践工作当中去,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三、小班文明进餐小知识

1.幼儿应该养成哪些文明进餐的习惯

宝宝在十个月的时候可以让他自行用餐,给他一个固定的位置。

家长在一旁帮以指导。不要嫌他慢,弄的周围都脏就好。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吃的“兴趣”和“愿望”。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饮食卫生的教育,教会孩子文明用餐,如饭前洗手;吃饭时要坐正;咀嚼时不应发出难听的声音;进餐时不宜大声说话;保持饭桌整洁;要等全家人坐好后自己再动手夹菜吃饭;有客人进餐时更应讲究文明礼貌等等。

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一般比较淡薄,家长要利用吃饭的时机,在餐桌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既要耐心讲解各种菜肴的营养价值,还要告诉孩子,粮食、蔬菜和鱼、肉、禽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浪费是可耻的。

家长除了讲清道理,循循善诱之外,其自身的表率作用,更是教育孩子文明用餐不可忽视的手段。

2.小班幼儿愉快进餐的几种方法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我认为,孩子发展的首要指标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

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对此,有的家长利用各种物质奖励哄骗孩子吃饭;有的采取威吓打骂的方式;有的更有耐心,干脆追跑喂饭等等,使尽了无数招数,仍不尽人意。吃饭原本是一种需求、一种享受,这样一来,像是一场战争。

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呢? 作为小班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学会观察每个孩子进餐情况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从而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的进餐行为。

在小班的这几年里,我尝试着运用以下几种方法,逐步培养幼儿进餐时的良好习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餐前诱导、提醒法:小班幼儿理解能力较差,胆子小,如果一味地说教,告诉幼儿食物有多少多少营养,幼儿未必能听得进去。

如果采取命令、严厉要求的方式,也容易导致幼儿失去兴趣,产生惧怕老师、惧怕做事的心理,吃饭时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进餐情绪。小班幼儿喜欢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何不利用故事和儿歌对幼儿进行餐前诱导呢。

我收集和自编了许多与进餐有关的故事、儿歌,做为每天餐前的固定活动项目,幼儿非常喜欢。如吃饭前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大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是一只大老虎,啊呜一口全吃光,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勺,左手扶住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好又快有时我把自己比喻成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幼儿也很感兴趣。

如:吃木耳鸡蛋胡萝卜时,有的小朋友不爱吃胡萝卜,悄悄地用小手捡出来扔掉。这时,我就扮演小白兔,以小白兔的口吻与幼儿谈话,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小白兔想让小朋友更可爱,更聪明,所以带来了一样礼物小白兔最喜欢的胡萝卜,希望小朋友都能吃完,不要辜负了小白兔的一片心意,小朋友一听可来劲了,吃得可香了。

另外,我还运用故事、游戏与情感渗透相结合的形式,提醒幼儿掌握文明进餐的方式方法。如通过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使幼儿懂得吃饭时如果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桌面、地面、身上就会被弄脏。

故事《小鸟吃饭》让幼儿明白不吃饭就没有力气,飞也飞不动,唱歌比蚊子还轻,多难为情呀。故事《不爱用手的小河马》使幼儿明确进餐时身体要靠近桌子,左手扶碗,右手拿调羹等一些简单常识,并知道调羹的使用方法,餐具的摆放位置等。

在进餐过程中,我还经常给幼儿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保证幼儿心情愉快地进餐。同时,给在进餐中保持四净(桌面、地面、身上、嘴巴上)的幼儿贴上小贴画,这样,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进餐时脏乱、掉饭粒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榜样激励法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小班幼儿的思维又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将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所以,午餐时,我常常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如不挑食、细嚼慢咽的幼儿,以一个正面的榜样去感染和教育幼儿。

我还把因偏食而吃得特别慢的幼儿安排和要好又能吃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好朋友吃得那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三、情绪感染法 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极易受大人情绪感染。

在饭前,我们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会长高,变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再如进餐时,老师有意识地吸吸鼻子说:哇,今天的菜真香,瞧,某某小朋友与老师一样,也闻到香味了,吃的真香呀!小朋友也学着我的馋样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四、少盛多添法 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一次性给幼儿盛太多的饭会让幼儿有恐惧感,生怕吃不下或吃得慢而受到责备。

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会增加孩子的信心。因此,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

如我班的东东,不爱吃蔬菜,开始我给他少盛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地逐渐适应,不感到很痛苦,现在他已能吃很多的蔬菜了。我给幼儿盛饭时,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留一点菜和饭等到吃完再添,这时我作出及时的表扬或奖励,如:昊林小朋友进步真大,竟然吃了两碗,或奖励小红花等,给予幼儿补强的效果。

这些及时补强,使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加以巩固下来。五、个别要求法 幼儿性格各异、身体素质不同、饭量大小不一、吃饭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对他们的要求和照顾也要有所区。

3.幼儿园小班礼仪进餐教案

有点多,耐心看。

培养幼儿餐桌礼仪的教案:到婆家做客

目的:

1、在游戏情景中愉快地练习进餐的正确姿势,养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

2、继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好!”“谢谢”、“再见”“请”等。

准备:

炒米1斤,碗勺各30个,婆和鸡宝宝头饰 各1,围咀,围裙各1个,餐巾30条,小兔、小狗、小猪头饰各10个,桌子3张,椅子10张,小房1座。

过程:

1、老师富有情趣地说:“今天我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叫“到婆家作客”,我扮演婆,ww老师扮演鸡宝宝,你们呐,扮演小动物。婆请小动物到我家作客,你们高兴不高兴?好!看我扮演婆了,先戴上头饰,再系上围裙,像婆吗?请小朋友也来扮演小动物,请1组2组小朋友扮演小猪,3组4组小朋友扮演小兔,5组6组小朋友扮演小狗,来吧,自己戴头饰(戴好坐在座位上)。

2、婆慈爱地抚摸着鸡宝宝说:“我家鸡宝宝可能干呢?她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饭,不要妈妈、老师喂,吃得可好呐!你们看鸡宝宝是怎样吃饭的呢?看,她先坐在椅子上,两脚放在桌子下面,身子靠着桌子,坐得很好,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接一口地吃,不用手抓饭菜”(重复动作)并伴随提问:两只小脚放在哪里?身子靠哪里,有没有用手抓饭菜?吃好了提问:“鸡宝宝用什么擦嘴巴的?”,“谁替她擦嘴巴的?”“看看碗底怎么样?”“鸡宝宝把碗和勺放在哪里了?”老师,鸡宝宝吃得真干净,你们到我家来作客,我请你们吃又香又甜的炒米,你们要象鸡宝宝一样认真吃饭噢!”

3、婆分别请小动物来作客(分3批)

小动物作客时“婆”和“小动物”要注意礼貌,婆态度亲切地检查幼儿进餐的姿势,对规则遵守好的,吃得干净的要予以表扬。(强化规则教育)

4、婆作结束讲话:“今天婆和鸡宝宝心里真高兴,小动物来作客又懂礼貌,又会吃饭吃得真干净,你们在家,在幼儿园是不是也是这样自己吃饭的?你们都是好宝宝,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作客,下次请你们吃水饺好吗?(好!)好,小动物再见!”(婆再见)

教育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进行礼貌情感交流,使进餐规则得以自然传递和操作练习,幼儿做做,学学,学学,做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学中做,做中求进步

4.幼儿应该养成哪些文明进餐的习惯

宝宝在十个月的时候可以让他自行用餐,给他一个固定的位置。

家长在一旁帮以指导。不要嫌他慢,弄的周围都脏就好。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吃的“兴趣”和“愿望”。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饮食卫生的教育,教会孩子文明用餐,如饭前洗手;吃饭时要坐正;咀嚼时不应发出难听的声音;进餐时不宜大声说话;保持饭桌整洁;要等全家人坐好后自己再动手夹菜吃饭;有客人进餐时更应讲究文明礼貌等等。

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一般比较淡薄,家长要利用吃饭的时机,在餐桌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既要耐心讲解各种菜肴的营养价值,还要告诉孩子,粮食、蔬菜和鱼、肉、禽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浪费是可耻的。

家长除了讲清道理,循循善诱之外,其自身的表率作用,更是教育孩子文明用餐不可忽视的手段。

5.幼儿园小班公开课 进餐好习惯 活动总结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但是,幼儿在进餐中却形成了吃饭挑剔、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进而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个性的培养。本文即根据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一、幼儿进餐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主要有 (一)进餐时的不良情绪。进餐时孩子的情绪愉快,那么支配消化腺分泌的神经兴奋占优势,消化液分泌的增多,促进食物的消化,因此在进餐时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进餐的。(二)进餐时的不良习惯。

幼儿吃饭耗时,这还是较常见的。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进餐,且给大人带来了不便,对幼儿身体不利,究其原因,与幼儿吃饭时边吃边玩,边吃边讲话,东张西望等习惯有关。

二、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呢?针对以上在进餐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我们来讲讲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具体方法。(一)合理组织,使幼儿有良好的用餐情绪1、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

根据各个年龄班幼儿自身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进餐时,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应为他们提供清淡可口的饭菜,不要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

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2、家园共育、控制零食。

一般在幼儿园里,幼儿是不允许吃零食的。这点主要出现在家里,许多家长都是由着孩子来,孩子的零食不离口,没有饥饿感。

有些家长从孩子一起床就不断往孩子的嘴里添零食,特别是双休日,孩子想吃什么零食,家长就给买什么,造成孩子没有饥饿感。幼儿园应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采用节制法,对幼儿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控制、节制,少量吃的品种既要有精细的,也有“粗茶淡饭”时式的。

如生吃蔬菜、瓜果之类。3、以身作则、科学进餐。

挑食是小班幼儿在用餐中常见的不良习惯。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法。

通过了解和调查得出,很多幼儿对于一些食物的排斥和他们生活的家庭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比如:幼儿往往从成人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或者一些家长本身的餐饮或挑食习惯中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影响。

这个就要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从而做到逐步的改善。4、餐前安静活动。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之间因游戏的结果而产生的消极状态转慢慢化为积极;通过注意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幼儿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举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去用餐。

5、酝酿愉快的用餐气氛。为了保证幼儿吃饭时的良好情绪,教师在幼儿进餐前后不要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

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做错了事,老师要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的食欲。教师要保证幼儿的进餐愉快,绝对不能让幼儿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

6、创设温馨的用餐环境。幼儿园应尽量设在安静地带,有条件的可加设隔音墙[5]。

餐室要有取暖和降温设施,在过冷、过热的天气应调节室温。餐室的清洁卫生一定要在饭前打扫干净,尤其应注意将玩具、教具收整齐;活动室兼做餐室的幼儿园,进餐时铺上桌布,设立屏风,会让幼儿感觉到活动室与餐室的区别,提高幼儿的进餐兴趣;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

播放曲目应是幼儿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碗筷应注意大小合适,并力求美观、清洁、耐用,过于陈旧的餐具要注意更新。7、少盛多添、增加孩子信心。

少盛多添坚持让孩子自己动手盛饭。一次性给幼儿盛太多的饭会让幼儿有恐惧感。

生怕吃不下或吃得慢而受到责备。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

还有千万不能在进餐时对幼儿说:“你吃不吃,再不吃,就再给你添以碗。”“不吃完就别想玩”以免让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吃饭是惩罚的工具。

(二)控制合理进餐时间 让幼儿自觉调整用餐时间,减少用完餐后等待的时间也是老师们一直倍感困扰的问题。在义乌市宾王幼儿园实习阶段,对幼儿进餐环节中出现的边吃边玩、边吃边讲话、东张西望,我用了几个小方法,效果不错。

1、评选文明进餐员 例: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大红花和一个△,告诉幼儿:“吃饭好的孩子,名字就会跑到大红花里。如果不认真吃饭呀,名字会跑到△里。”

我提出评选标准;名字在大红花里就是文明进餐员。孩子了们会尽力表现最好。

一旦有个别讲话或贪玩的,我会加以提醒:“△里跑进一条胳膊或一只脚,唉错了,又出去了。”孩子们都能自觉约束自己,邱梓真以前吃饭一直贪玩,自从评上文明进餐员后,再也没让老师督促过。

他说:“我怕名字从大红花里跑掉。”看,只是一张纸,就有这么大的奇效,不妨一试。

2、小奖品的妙用 例:王洋吃饭贪玩,需老师不停督促,我就有意识地在他盘子里放上一片山楂片,说:“山楂片在看你吃饭呢!吃完饭,山楂片奖给你。”。

6.怎样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习惯是一种养成,培养良好的习惯将使人的一生受益。

随着食品的极大丰富,供人们可选择的食品已十分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也逐渐养成,如偏食、挑食、不按时用餐、用餐时不专意等等,这种现象在幼儿当中更显突出。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从个体来说,不良的进餐习惯不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影响良好个性的培养从而影响之后的生活。从社会来说,每个个体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祖国建设的明天、未来民族兴旺。

好的习惯必须要从小抓起。英国思想家培根也曾说过: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培养,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

可见幼儿是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最佳阶段,更进一步说,小班阶段更是最佳中的最佳。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而且因为他们刚换了环境,走出了家人的包围圈,跨入集体生活,对一切都是陌生、新奇的。

这个时间段,是我们对他们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 1.1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表现 由于幼儿自制能力的一般,不良习惯一般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好动的天性。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东瞧瞧西看看;爱唠嗑,一到吃饭时间就总爱说个不停;拿着碗边吃边玩。同时幼儿又有一定的依赖性,不自己吃饭而依恋老师,一到吃饭就拿着自己的碗玩,等到最后让老师喂着吃。

当然还有很多进餐本身的习惯,比如挑食一看到青菜就用手抓出来扔在一旁,吃的满桌都是饭菜,不会用勺而直接用手抓着吃,舀一口就含在嘴巴里怎么都不吞下去,喜欢汤泡饭等等。 1.2不良习惯的成因 1、病理因素 某些幼儿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上呼吸道感染,这些都会引起幼儿食欲不振,幼儿的肠蠕动速度缓慢,胃内排空时间长,从而导致食欲减退。

2、饮食不当 幼儿食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酸奶、巧克力、可口可乐、果冻……,无不 *** 着每一位幼儿,而他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家都这么一个宝贝,孩子想吃啥,就给他买啥,营养没问题,致使他们无节制吃零食的现象有增无减。

3、教养不当 由于家长娇惯使部分幼儿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也不吃或从小没吃过的食物至今仍不肯吃。 4、活动量不当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活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进餐量。

有的幼儿个性文静,喜静不好动,活动量过小,且活动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了他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的幼儿个性好动,活动量大,活动时间长,也影响了幼儿的进餐量和食欲。 5、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也曾意识到幼儿有不良饮食问题,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往往采取强硬手段,在幼儿园里,也会经常听到老师要求幼儿快点吃饭,不快点吃完就不让妈妈来接,恐吓幼儿,这无疑给幼儿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产生厌食的情绪。

让幼儿加快进餐速度,是可以保证老师的工作进度,但进餐过快会导致食物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就进入肠胃,影响了健康,不利于消化。 1.3良好的进餐习惯 1、按时定位进餐,进餐前有准备。

进餐前,告诉幼儿要吃饭了,要求他们洗好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吃饭时切忌放任幼儿端着碗到处走,边玩边吃。

每顿饭应有大致的时间限制,既要求幼儿细嚼慢咽,又不要拖得太久,应该专心吃饭。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除了三顿饭,1~2次点心之外,要控制零食,使幼儿养成吃好三餐的好习惯,教育幼儿不要贪食,以免消化不良。 3、不偏食。

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幼儿的健康,而且形成固定的口味之后,长大成人也难再适应多样化的膳食,膳食多样化才能使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4、注意进餐卫生和礼貌。

注意进餐卫生,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吃掉在桌上或地下的东西,把掉在桌上的东西放在公用盘里,使用自己的餐具不吃别人的饭菜等等。自幼儿上桌开始,就应该培养良好的进餐礼貌,如咀嚼喝汤时不应发出大的声音,夹菜时不可以东挑西拣,不能那手去抓饭菜,不糟蹋饭菜等。

2.如何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比较艰难的过程,不仅要靠保教人员,同时也要依靠家长。 幼儿首先是在家里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包括行为、生活习惯,那么在幼儿进餐习惯这一方面必然也是如此。

父母要了解科学喂养幼儿的常识,家庭食品要多样化,掌握基本的烹调技术,并尽可能地烹饪出色、香、味俱佳的饭菜,激起幼儿食欲。进餐前要引导幼儿先洗手,并且洗好后不要到处乱摸,避免接触到细菌。

进餐时懂得餐桌礼仪,比如:有人夹菜要说谢谢,吃饭要安静进餐,不吵不闹等基本常识。同时通过鼓励幼儿,引导幼儿去吃各种食物,不要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幼儿。

同时,父母应学习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针对幼儿特点对症下药,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相关工作,共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自觉性。

7.家教知识:怎样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小勺 70%的小班幼儿不会拿勺吃饭,他们大多是在成人过度的呵护中,习惯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真的“幸福”吗?缺少练习的机会的小朋友们,不仅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会不协调,阻碍自理能力的顺利发展,而且对小朋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

如何解决呢?家长可利用好听易学的儿歌教会幼儿吃饭的方法:左手扶小碗,右手拿小勺。小勺盛米饭,小嘴悄悄尝,幼儿自己吃,越吃越香甜。

另外,幼儿园的娃娃家区角中还提供了小动物和食物,以及大小不同的调羹,幼儿可以游戏中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家长在家也可以在开口的塑料框上贴个娃娃头或动物头,在碗里放点花生、小糖果之类的,让他们学习用小调羹喂娃娃和小动物吃饭。

二、耐心引导,打消幼儿依赖的心理 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一定要等人喂。午餐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小朋友,小手抱在胸前,手不拿勺也不扶碗,依赖心理和习惯性让他们在这里等着教师来喂。

你喂他,嘴张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看。教师说一句,才吃一口,吃的时候也不扶着碗,吃一口就会把手拿开歇一歇,一句话:吃饭真累。

对于这样的现象,家长和教师之间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坚决动嘴不动手。大人们可以多提醒幼儿,可以坐在旁边看着他,可以帮他把饭热一热,但是,坚决不能喂他。

这很重要,家长在家里一定要做到这点。现在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冷了,饭菜也会凉的很快,如果都要等着教师去喂是万万不行的,也不利身体的健康成长。

建议家长可以让幼儿先吃少点,再逐渐增加,直到吃完。 三、持之以恒,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 挑食的现象在班上是比较普遍的,其实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幼儿健康,请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来改变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1、餐前引诱,调动情绪 家长在家里每天吃饭前向幼儿介绍一下菜的营养价值,尽量以正面引导为主;周末的时候可以带幼儿一起去买菜,丰富菜的名字和简单的吃饭,尽量让他们每种菜都要尝试,幼儿园里每天的菜都是做营养分析的;在班级主页上增设幼儿园每周菜谱,让幼儿早有准备,家长在家再丰富一下,鼓励他们都去吃一吃。 小班幼儿还处在直觉思维的阶段,他们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同时幼儿们都非常喜欢模仿大人。

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重视每天饭菜到班后的诱导工作。特别是遇到幼儿不太喜欢的菜,家长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出自己对这个菜的喜欢。

如“青椒土豆丝”,有些幼儿不要吃,就可以夸张地用力的闻闻菜的香味,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这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起来了,就会去吃这个菜,甚至还要添菜。

2、浅尝即止,逐渐加量 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

“浅尝即止”是第一步,尝一小口,试试味道。因为少,所以只是浅尝,压力相应的就会比较容易排除。

这一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得让他的身心慢慢的适应食物、接受食物。“逐渐加量”是一个慢慢的过程,由少到多,大人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

表扬得适时给予,让他的行为及时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给他信心,感受到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关心。 3、巩固保持,奖励肯定 点滴的进步来之不易,一定要保持住。

这时抓住幼儿“爱表扬”、“好表现”的心理,给予幼儿一些言语上、物质上和行动上的奖励,不但会让他的好习惯养成,还会让他更自信。五角星是他们的最爱,是最好的物质奖励。

家长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评比角,准备一些好看的贴纸,每周记录他在家用餐的情况,如果一周下来,幼儿吃的好的,就可以买个他喜欢的小礼物,调动他的积极性。 4、注重幼儿进餐后的卫生教育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 “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他还提到: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是对幼儿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自己做,这也是培养自我服务的机会。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们在家长和教师不断地提醒协助下,慢慢的,从“不觉到自觉”、“被动到自动”,他就能独立去完成,渐渐地就会变成习惯。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一旦养成了好的习惯,就要使幼儿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促进其健康发展。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