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量子积木和乐高的区别?

231 2023-01-19 06:24 admin

一、量子积木和乐高的区别?

量子积木是一种组合拼装,有图或者组装模型难度比较大。乐高就是一种颗粒状,可以想象拼接自由组合

二、大积木的作用?

首先积木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每块积木都有特定的颜色和特定的形状,而且搭建积木的时候,要注意位置的对齐。

其次,积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积木,孩子在不断的拆开与组装过程中,手脑的配合更加协调。我认为积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孩子不会满足于千篇一律的造型,他有时候会想出一些别有意思的结构,这其实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创作欲望和创新能力。

是玩积木能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培养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

三、剩下的小颗粒乐高还能拼啥?

乐高里剩下的小零件是备用零件,建议拿一个小的收纳盒收纳起来,这样万一有那种容易丢的零件丢了,就可以替代上,至于能拼啥这个问题,应该是拼不了什么的,只是作为一个替代件,如果真的想创意拼装的话,可以购买一些乐高散件,尽情发挥想象力。

四、我在网上买了一个奥特曼两千四百八十,乐高积木怎么拼装?

才是正确的乐高拼装技巧?

我总结了4条经验送给大家:

1,确定内件,进行整理

不要急着,把所有包装袋都打开,先做一个大概的分类。越是复杂的东西,更要做好了解和准备。这样在拼装过程中,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迅速找到相对应的积木零件。

所以,我每次拆盒时,都会遵循:把零件包进行分类。把相同或者相近的零件包放到一起,大零件袋和小零件袋一定要分开,防止小零件包的零件散落,找起来太麻烦。

2,仔细阅读拼装手册

所有的乐高积木,都自带拼装手册。别看手册有些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接受指导和对照才能快速完成搭建。

我通常会在拼装前,拿着零件对照手册。熟悉名称与每个零件的作用,然后进行拼装,搭建的时候就会容易许多。

3,学会总结拼装小窍门

如果拼装的是对称模型,可以同时进行搭配零件,避免重新搭建时浪费时间精力。而且重复拼装同一组零件,很容易让人丧失耐心 。

4,最后是一个小建议,如果是成年乐高迷,最好一鼓作气完成作品。一是避免拖延失去兴趣,二是再找空闲时间也不容易。反之,如果是儿童乐高迷,最好做出计划,每天完成一部分,培养耐心与时间感。

五、1*2积木拼法

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的积木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半圆形对成一个圆形等等。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相互组合的关系,理解部分与整体等概念。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观察不同形状的积木是否能够对得上,这对观察力的培养很有益处。

2、对数字

准备一套标有数字的积木。你先根据积木上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码好几块,然后让孩子根据下一个数字,把相应的数字积木放到上面去。要是放错了积木,或者在放的过程中把原来码好的积木碰倒了,就算输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使孩子对数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3、组装好了讲故事

准备一套组装类积木,里面有家具、爸爸、妈妈、宝宝等。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积木组装起来,然后用语言讲述家庭小故事。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个游戏还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4、积木倒了

你把积木一块块码起来,码到一定高度时,让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积木倒下来的样子,孩子通常会开心地大笑。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搞破坏”的游戏,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项提高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活动。

5、弯弯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长条积木按照一定的间隔排列起来,就可以连接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了。再给孩子一辆玩具小汽车,他就可以顺着这条“小路”玩车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积木。这可以锻炼孩子目测空间距离的能力,培养立体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6、打保龄球

先把不同颜色的圆柱体积木排列成倒三角形,然后让孩子离开一段距离,拿一个球滚向积木,将积木碰倒。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强,可以逐渐加大距离。这个游戏要求孩子具有方向的意识,对提高注意力、锻炼身体协调性也有帮助。

7、多米诺骨牌

把积木按多米诺骨牌的方式排列好,然后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一块积木,欣赏积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在积木的摆放过程中,孩子需要准确地判断空间距离,而且要求手部动作精确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积木体现了很多的力学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积木,稳固性是不一样的,稳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积木盖房子,孩子会逐渐意识到平衡、对称等关系。搭积木之前,孩子要先有一个计划,下面搭什么,上面放什么。这些都对培养科学思维大有好处。

8、盖房子

利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来建造房屋。通过用积木盖房子,孩子可以了解简单的建筑方面的原理。比如左右结构对称才好看;在搭好的房子上放一块小的三角形当房顶不会倒,要是放一块大的三角形可能就塌了。孩子从中学会了比较、对照、总结经验等等。

9、跷跷板

在跷跷板的两边放上色彩、大小相同的积木,试试它们的平衡。也可以放上大小、数量不同的积木,看看哪边轻哪边重。在不断的尝试中,孩子学会了区别多少、轻重等关系,这有助于建立重量、平衡等概念。

10、搭小桥

教孩子把方形积木按照一定的间隔并排放好当桥墩,中间留出的距离代表桥洞,再在上面放上长条积木当桥梁。桥梁还要有一定的坡度,这样人或汽车才能在上面走,孩子可能就会用三角形积木建两个缓坡。坡度多少合适呢?孩子就需要思考。在简单的搭桥活动中,孩子会将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很好地表现出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