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佤族的乐器是怎么来的?

127 2024-03-15 14:43 admin

一、佤族的乐器是怎么来的?

在佤族民间乐器中,笛子、三弦是不可缺少的乐器。据沧源地区佤族老人讲,三弦、笛子,口弦和不带帽的芦笙,是大理人达董包一百多年前,来佤山传佛教时带过来的。

二、佤族为什么是佤族?

族称佤族的自称,因居住地不同而略有差别。居住在镇康县和永德县的自称为“佤”;居住在西盟、孟连和澜沧小部分地区的自称为“阿佤”、“阿卧”、“勒佤”;居住在澜沧、沧源大部分地区和双江、耿马的自称为“布饶克”、“巴饶克”。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境内的佤族有的被称为“西佤”,从镇康县迁往缅甸边境的佤族被称为“腊家”。自然环境、人口及其分布佤族是一个跨中国和緬甸两个国家而居的民族。总体分布在东经99。〜100。  ,北纬22。〜24。,即中国云南省澜沧江南段以西和缅甸萨尔温江以东之间,北至保山,南至勐海的广大地区。在云南境内的佤族主要居住在沧源、西盟、澜沧、耿马、孟连、永德、双江、镇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等县。

三、佤族明星?

王一婷--益昌咖啡全球代言人选拔女生10强;“BeautifulPeople Calendar Girl2010”之一,全球最有吸引力的12个女孩中唯一中国女孩;首届全国56个民族青少年演讲大赛佤族组,曾荣获“中华民族演讲希望之星”称号。

王一婷, 女,1971年出生,辽宁大连人,上海德瑞佳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德瑞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德瑞佳月子餐创始人。

四、佤族名字?

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缅甸的一些地区。佤族在起名字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族群传统、宗教信仰和取名习俗。佤族的姓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族特有的姓氏,另一部分是个体的名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佤族姓氏:

- 汤(Tang)

- 玛(Ma)

- 杨(Yang)

- 朱(Zhu)

- 吕(Lv)

- 战(Zhan)

- 黄(Huang)

- 孔(Kong)

- 耿(Geng)

- 赵(Zhao)

在取佤族个体的名字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祖先崇拜:许多佤族人信仰祖先崇拜,在取名字时可能会包含祖先或家族的名字,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 功德积累:为了积累功德,一些佤族人会选择带有积德、善良或慈善意义的名字。

- 祈祷意义:取一个有吉祥或祈祷意义的名字,例如平安、幸福、繁荣等。

- 个人特点:根据孩子的性格或个性特点来取名字,以突出孩子的特点或展示他们的愿望和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佤族的名字可能因地域、家族和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参考。

五、佤族特色?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地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佤族人还喜欢吃红米,饮浓茶,嚼槟榔,喝水酒。

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以原始宗教为主。在佤族人的观念中,山川,河流和生物以及一切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有“灵魂”或“鬼神”。“鬼神”是汉译之意,佤族对“鬼”、“神”及“祖先”并不区分,是同一概念。他们认为“鬼神”主宰世界的一切,会给人们带来安危祸福,于是就对其加以崇拜。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

佤族民间舞蹈:“木鼓舞”、“甩发舞”都是佤族的民间舞蹈,“木鼓舞”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奖。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六、佤族历史?

佤族的起源,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按照沧源佤族的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从葫芦里出来的人;按照西盟佤族的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各地佤族虽然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这说明佤族人民在阿佤山居住已有久远的历史,或者就是当地的最早居民。“司岗里”可能是佤族对他们远古穴居生活的回忆。

七、佤族名人?

抗英爱国首领胡玉堂(1900—1967),佤名昆散。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八、佤族族规?

年长者一般都要用鸡头看卦,从鸡卦中看客人以后是否还会再来。吃饭时,佤族忌讳饭粒掉在地上。若掉了,一般都要拣起来,不能用脚踩,也不能扫进火塘里。

佤族接待客人时,总想让客人喜欢和高兴,客人喜欢,主人更高兴;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满意,被认为是看得起他,尊重他;若客人过多拒绝主人的盛情,主人有时反而认为您看不起他。这充分体现了佤族人直爽、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九、佤族方言?

佤语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原称佤-崩龙)。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沧源、西盟以及孟连、澜沧、双江、耿马和永德等县。缅甸境内也有这种语言的使用者。佤语分巴饶克、佤、阿佤3个方言。元音有松紧对立,有复辅音。塞音和舌面塞擦音都分清浊,除清擦音 f、s、h和喉塞音妱外,所有辅音都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有-m、-n、-嬜、-p、t、k、-妱、-h等辅音韵尾。词汇以单音节根词为主,复合词以词根复合法为主要的构词方式。附加成分较少。

十、佤族小吃?

酸竹笋  佤族喜欢吃辣椒。

如若缺少辣椒,再好的菜也嫌美中不足。酸竹笋、臭豆豉粑粑,也是他们最喜爱的。每年夏秋季节,几乎每个家庭都要腌制几罐酸笋子。把笋子削成薄片或切成长条,塞进罐内密封储存。一年四季都食用酸笋,尤其是煮鱼、煮螃蟹,酸笋更是少不了的作料。在佤族饮食中,水酒、鸡肉烂饭、蘸水稀饭、绿豆菜、小黄散叶汤是最有民族特点的。  

水酒  水酒是佤族人酿制的一种低度酒,由于营养丰富,加之清冽甘醇,口感舒适,所以佤族人最喜欢饮用,也是招待客人的重要饮料之一。逢年过节,烧酒可以没有,但是水酒是无论如何也少不得的。  

鸡肉烂饭  鸡肉烂饭佤族称之为“每押”。其制作方法是用杀好的鸡,先连皮烧黄,然后再煮,同时放米、酸笋子、盐巴、辣椒、花椒等物。当米要熟透时,把鸡拿出来,用手撕下肉。撕好的肉连同准备好的葱、茴香籽面、大蒜、香蓼、薄荷、阿佤芫荽等佐料一起放进锅内,盖好锅后再焖少许时间,然后启盖用勺子搅拌数次,这样,鸡肉烂饭就做成了。这种烂饭除了味道香美之外,还有易消化、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颇受其他民族所称道的佤族食品之一。  

蘸水稀饭  蘸水稀饭佤族称之为“每最”。其制作方法是:用新鲜的白菜、青菜、南京豆、筷子豆等放上少量大米,再加适量的食盐掺和煮熟。再将用火灰焐熟的豆豉粑粑、火烧辣椒以及生姜、大蒜舂碎,芫荽及葱切好,放在大碗内,用开水冲泡,稍凉之后即成蘸水。就这样稀饭蘸着蘸水吃,既清香可口,又略带刺激,很能增进食欲。 

 绿豆菜  绿豆菜是佤族最有特点的食物之一。其做法是:先浸泡绿豆,淘洗后再煮。尚未沸涨之前不能搅拌,避免夹生。水涨后,放入腊牛肉、腊猪脚或腊猪肉。待豆子煮透,再放入酸腌菜,稍煮片刻,将锅抬下,把汤倒出来留渣于锅内,再放生姜、芫荽、葱、蒜等佐料,用勺子将绿豆搅烂,再放盐巴及辣椒,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绿豆菜就做好了。  

鹌鹑肉汤  鹌鹑肉汤,是诸种鸟肉汤中的佳品。佤族人喜欢喝鹌鹑肉汤,不论哪一位佤族人,只要看见活鹌鹑,就会脱口而说:“能唱上一口辣辣的鹌鹑肉汤就好了!”鹌鹑肉汤确实好喝,味道鲜美,香甜可口。也难怪佤族古老民歌中唱道:“水芹菜汤淡如水,鹌鹑肉汤美无限!”佤族人每逢捕到鹌鹑,首先想到的就是煮汤喝。很少有人作烧、炒和煮烂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后朋克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