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骨盆是不是越大越好生产?

269 2022-08-21 16:56 甄利

一、骨盆是不是越大越好生产?

按照我们通常的观念,骨盆越大顺产的机会就越大,医学理论上也认为准妈妈的中骨盆直径在9.8厘米以上分娩就不会有问题,小于9.2厘米自然分娩的几率就比较小,通过照X光可以判断出中骨盆的直径。但是现实生活中,骨盆的大小不是决定因素,有时骨盆足够大也会出现分娩困难,有时骨盆不很大由于胎儿小,也会顺利分娩。

二、产后骨盆恢复不好怎么办?

月子里可以先做骨盆底肌修复的训练,改善漏尿、松弛及促进子宫恢复!从最简单的会阴收束起,吸气放松盆底,呼气阴道上提,仿佛在憋尿,每天坚持练30次左右!

过了产褥期就可以配合动作去促进骨盆归位啦,比如仰卧屈膝位,双大腿之间夹瑜伽砖,吸气放松,呼气,双脚踩地板,臀部带动大腿离地,配合上会阴收束的练习,促进骨盆归位!

更多孕产知识,请关注【昕孕瑜伽】头条号

产后骨盆恢复不好,主要是指盆底肌恢复不良。

盆底肌的作用对于女性来讲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有效的盆底肌功能,才使得女性的子宫、膀胱等组织保持在正常的位置。

因此若产后盆底肌恢复不良,则会出现子宫脱垂、子宫前壁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等疾病,当然这些问题在患病初期,由于女性身体状况尚处在鼎盛时期,可能自我症状不太明显,但当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老化时,问题则会越来越重。

近些年来,由于医疗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加重,产后盆底肌恢复情况越来越受到医生和产妇本人的重视。

产后骨盆恢复不好怎么办?1、避免重体力劳动等一切可能使腹压增加的活动;

2、减量减少长时间站立;

3、避免便秘;

4、在医生指导下,每日坚持做收腹、提肛运动;

5、经济条件允许的女性,可以在正规医疗机构做盆底电刺激等物理治疗。

欢迎关注“妇产科医生毕一鸣”头条号。

三、骨盆大小会给自然分娩带来影响吗?

骨盆大小确实会给自然分娩带来影响。不过骨盆小不一定代表不能顺产,因为能不能顺产还需要看头盆是否对称。

骨盆大小会给自然分娩带来影响吗

相对来说,孕妇骨盆大比骨盆小更容易自然分娩。不过到最后能不能自然分娩,还需要结合胎儿的大小来判断。

也就是说,如果胎儿的大小正好能通过骨盆,那么即使是孕妈咪骨盆小也是可以自然分娩的。

其实从孕晚期开始,孕妈咪的骨盆就在慢慢变大,到真正临产的时候,骨盆会被再次“撑开”,因此,很多孕妈咪生完宝宝以后,都感觉胯部大了好多。

建议孕妈咪生完宝宝以后,一定要使用收腹带,因为这样可以恢复得快一点,当然,光靠这个也是不够的,还要多运动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好,我是糖果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大家都希望可以顺利产下宝宝,如果不能顺产,就选择剖腹产。那么满足什么条件能顺产,哪些孕妇不适合顺产,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

顺产条件1.骨盆大小:骨盆大小和能否自己分娩关系很大,因为宝宝是通过产道出生的。如果产妇骨盆大顺产就容易些,相反就困难点,不过还要综合产妇的身体状况。骨盆的大小和形状是决定能否顺产的重要条件,骨盆异常或者骨盆狭窄可能会造成难产,因为宝宝的头部可能会出不来,这时就不能通过产道分娩,否则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伤害。

2.孕妇要有充足体力:分娩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且也很辛苦,消耗的能量也是巨大的。这个期间需要产妇坚持住,从开始有分娩迹象到宝宝出生,整个过程都需要产妇用力。有的产妇用力不到位或者不懂得如何用力,都可能会造成难产。

3.羊水量的多少:羊水对宝宝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宝宝一直生活在羊水中,靠羊水来供给一些能量。当孕妇羊水破了后,由于缺少羊水的润滑作用,如果宝宝不能及时出生,容易导致缺氧,造成难产,甚至生命危险。

4.胎位不正:一般到孕后期胎儿头部都会入盆,说明是正常胎位,大多可以顺产。如果孕后期检查胎位为横位或者臀位,就不建议顺产了,建议剖腹产,胎位不正顺产容易缺氧。

5.脐带绕颈:脐带绕颈如果小于1圈,对宝宝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大于两圈以上,就要定期监测,以免宝宝出现危险。

做骨盆检测的时间一般在怀孕初期就做骨盆检测,初步预测分娩方式,不过为了确保准确,在孕期的34-37周,还会再做一次骨盆大小检测,同时检查宫颈情况,预测分娩时间及方式,供孕妇选择,让孕妇对自己身体条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糖果妈妈,每天为您推送安全实用育儿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四、胎儿一般什么时候入盆,入盆是什么感觉?

经过漫长的十月怀胎,星星盼月亮眼看终于要等到预产期了,一想到很快就要跟宝宝见面了,孕妈妈们就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忐忑跟喜悦。但是临近预产期一检查有显示胎儿还没有入盆,这下孕妈妈那颗忐忑的心又开始焦虑了,怎么快到预产期了胎儿还没有入盆,这是什么原因所致,什么时候才会入盆了,入盆都会有哪些感觉呢?

一般情况下胎儿什么时间才正式入盆?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是胎儿入盆吧。

什么是胎儿入盆?

所谓的胎儿入盆就是临近预产期即随着孕周的不断增长,胎儿就已经开始为分娩做准备了,ta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围下,会以头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缩的姿势让自己的头部进入到骨妈妈的盆腔,并与骨盆衔接而不浮动,等待着顺利分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胎儿入盆”。

那么,胎儿入盆后一般什么时候才会入盆呢?

胎儿什么时候入盆也是因人而异具体是跟准妈妈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有关,有的入盆早有的入盆晚不能一概而论。通常情况下初产妇胎儿入盆的时间一般在36周左右,占初产妇的80%~90%左右,有极少数约10%~20%要等到临产后才入盆。

但是经产妇多在分娩发动后才开始入盆,个别准妈妈会在分娩前数天内完成入盆的过程。所以,胎儿入盆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要分娩了,而不入盆不一定就不能顺产,往往都要到临产前后才进入骨盆。

如果说检查发现胎儿不入盆是因其他因素造成,也可以采用剖腹产的方式。这种情况对胎儿来讲十分容易出现意外。如果准妈妈发生胎膜早破,羊水意外流出,应该躺着并抬高臀部,立马就医。

所以无论胎儿是否按时入盆都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胎儿入盆与否并不是生产的关键,因为不论是否入盆都是可以及时调整来正常分娩的。

而且我自己当时在孕39周+4天的时候才入盆的,算起来也是入盆很晚的了。因此大家不担心,什么时候入盆都要经历一样的分娩过程,只要在37~42周之间生的宝宝都是足月的,建议准妈妈保持日常习惯按时产检就好啦。

胎儿入盆是什么感觉?孕妈妈一般疼不疼呢?胎儿入盆时,一般孕妈妈都有哪些感觉,会不会疼痛还是因人而异的。据相关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孕妈妈反应胎儿入盆时往往会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阵阵发紧,有时往往还伴有坠痛感,但又有一部分孕妈妈反应胎儿入盆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总之胎儿入盆什么感觉也其实也是因人而异。

在胎儿入盆后,有些准妈妈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有些准妈妈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腹部形状变化。入盆时,准妈妈的腹部也会出现一些变化,看起来更像柚子,摸上去硬硬的,胸部也不会碰到肚子了。有意思的是,虽然肚子在变大,但是准妈妈却不会感到很累,甚至会轻松一些。而这个是几乎每个胎宝宝,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会出现的,这也更说明了“上怀男,下怀女”的说法是很不科学的。

下坠和坠痛感。胎儿位置向下移动后,会压迫女性的阴部和骶骨,所以在入盆之后孕妈妈们往往会感觉到肚子有往下坠的感觉,肚皮发紧,私密处由于受到下坠的子宫压迫,私密处也会有少许的疼痛感。这时孕妈妈要尽量避免做记剧烈运动提重物,以免腹部下坠力量过大出现胎膜早破的现象。

尿频。胎儿入盆后,子宫不断的压迫膀胱,会让孕妈们的尿意比较强烈,会不断的想上厕所。这时如果准妈妈除了尿频外,还感觉到尿痛甚至尿血的话,就要警惕为尿道感染了。

不规律宫缩。整个孕期,准妈妈们最害怕感觉到宫缩,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宫缩都是可怕的。随着胎儿入盆后进一步压迫到宫颈,准妈妈可能会出现腹部阵阵发紧等假宫缩的症状,不过这种宫缩持续时间通常不足半分钟,而且不规律,力量也比较弱。在休息之后,会明显减轻,跟分娩时的宫缩是有本质区别的,准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区分。但是每位准妈妈出现的症状不一样,所以判断胎儿是否已经入盆,不能仅凭症状,还需要经过医生的专业检查。在检查时,医生双手食指和拇指打开,在耻骨联合上缘,按住胎头,如果抬头是摇不动的,那说明胎儿入盆了。反之,如果胎头是可以晃动的,而且胎头与耻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说明胎儿还没入盆。准妈妈需要注意的是,在孕后期如果胎儿入盆后出现持续规律性宫缩,就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准备分娩。呼吸变化。由于胎儿入盆,胎位下降,减轻了对准妈妈膈肌、肺部、心脏、胃部等器官的压迫,准妈妈会觉得呼吸变的顺畅,胃口也忽然变好了。这个时候准妈妈可以趁着心情比较好多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不仅对自己后期的分娩有好处而且对胎儿的发育有也是很有益处的。

食欲变好。胎儿在入盆前,会挤压准妈妈的心脏、胃肺等器官,所以准妈妈会有呼吸不顺畅、没有食欲等表现。等胎儿下行后,自然就会减轻对这些器官的压迫,所以准妈妈的呼吸自然变得更顺畅,食欲也会比以前更好。胎儿入盆后,准妈妈要注意哪些方面前面我们讲到了,胎儿入盆时间与分娩时间的关系并不是确定的,也就是说早入盆并不等于早产,入盆后也并不意味着就要分娩了。真正分娩的信号是:规律宫缩。不过胎儿入盆暗示着分娩的临近,准妈妈只需要根据这个信号做好各方面准备,迎接宝宝的到来。

1、定期产前检查

胎儿入盆后,准妈妈要每周到医院进行一次产检,随时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以及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在产检过程中发现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情况时,应按医嘱提前待产,以免发生意外。

2、做好产前准备

准妈妈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准备好待产物品,并尽早确定分娩的医院。如果之前产检的医院离家较远,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最好选择离家较近的医院生产。

3、注意饮食

准妈妈应吃营养清淡的饮食,避免吃油腻和糖分过高的食物,以免造成营养过剩,使胎儿过大,不利于顺产。

总之,对于胎儿入盆的问题,各位准妈妈不要太担心,无论胎儿何时入盆,都要保持日常健康的生活起居饮食,保护好自己不要碰撞到肚子,不要劳累过度,好好休息,定期产检就好~等待宝宝的到来。

但是若临近预产期胎儿迟迟不入盆怎么办?

如果胎儿是因为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准妈妈骨盆狭窄等病理因素导致的迟迟不能入盆,准妈妈应该做好剖腹产的准备。若胎儿不入盆并非是病理因素所导致的,准妈妈可以通过适当散步来帮助宝宝入盆。这种运动强度几乎适合所有的准妈妈,不仅可以帮助胎儿入盆,还能帮准妈妈松弛骨盆韧带,为分娩做准备。散步的地点最好选择环境比较幽静的地方,不要在马路上散步,以免吸入汽车尾气。

我是谦妈妈,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只分享大家最为关心的孕产期及育儿知识,感兴趣的孕妈咪可以@沐谦妈妈育儿经 关注我,一起分享有料又有趣的孕育知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怀孕以后妈妈们都会密切关注胎宝宝的一切情况,特别到了孕晚期这个关键时刻,妈妈们对胎宝宝的关注也会变得更多,在孕晚期里胎儿入盆就是妈妈关注的问题之一,到了孕晚期妈妈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胎宝宝的入盆情况,那么胎宝宝是在什么时候入盆,入盆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

入盆简单来说呢,就是到了孕晚期的时候,胎宝宝的先露部位就会下降到妈妈的骨盆里,先露部位通常是胎宝宝的头部,胎宝宝会以头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缩的姿势下降到妈妈的骨盆腔,胎宝宝入盆以后身体位置也得到巩固了~

胎宝宝入盆的时间:胎宝宝入盆是在孕晚期的时候才会出现,但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胎宝宝入盆有早也有晚,胎宝宝入盆的时间根据不同孕妈妈的情况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第一次怀孕的妈妈入盆的时间会早一些,大概是在孕36周左右的时候,也有的第一次怀孕的妈妈们会在临产后胎宝宝才入盆,经产妇妈妈们胎宝宝入盆一般都是发生在临产前后,会比第一次怀孕的时候迟一些。

胎宝宝入盆是临产前的一种预兆,从胎宝宝胎头入盆到分娩的时间其实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限制,胎宝宝入盆后多久会生就与胎宝宝的入盆时间一样,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胎宝宝胎头入盆之后并不能预示着多久就会分娩,不过胎宝宝已经入盆了,那么离分娩也就不远了。

很多第一次怀孕的妈妈们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根本就察觉不到胎宝宝入盆,即使是胎宝宝已经入盆了,身体出现一些变化,妈妈们也不知道这其实就是胎儿入盆了,胎宝宝入盆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一些特征的,胎宝宝入盆以后,妈妈们就会感觉到“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胎宝宝入盆之后“一些”不适症状会有所加重,快乐一方面是因为不久就可以卸货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不适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胎宝宝入盆之后妈妈的“痛”:

胎宝宝入盆的时候会下降,胎宝宝下降的时候也会给腹部和会阴带来压力,如在之前妈妈就已经有耻骨痛的现象,那么在胎宝宝入盆之后会阴压迫感增强,妈妈的耻骨也受到压迫,疼痛感就会增强。胎宝宝在入盆的时候,妈妈们会感觉到小腹出现下坠感,伴有轻微的疼痛;假性宫缩也会出现得更加频繁,墨妈记得自己二胎的时候,胎宝宝入盆的时候就伴随着一阵阵的假性宫缩,并伴有腹痛。在孕晚期里妈妈们本身就因为子宫增大挤压膀胱而受尿频的折磨,胎宝宝入盆之后向下降了,子宫对膀胱的压迫随之增加,妈妈们尿频的现象也会突然变得频繁,墨妈也是一样的,在快要入盆那几天小便次数突然就增多了。胎宝宝入盆之后妈妈的“乐”:胎宝宝入盆是向下“走”的,胎宝宝下降之后,对妈妈上部分器官的压迫就会减轻很多,如胃、心脏、肺等器官的挤压减弱,妈妈的内脏就会稍稍“归位”,妈妈们就会感觉上腹部有种轻松感,变得舒服了很多,呼吸更顺畅,食欲也变好了,反酸烧心、腹胀的这种不适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以上就是胎宝宝入盆的时间,以及胎宝宝入盆后妈妈们可能会有的感觉,简单来说呢,胎宝宝入盆的时间有早有晚,一般初产妇入盆会早一些,经产妇会晚一些;胎宝宝入盆之后除了以上几种感觉,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妈妈的体形变化了,胎儿在还没有入盆的时候,妈妈肚子隆起的部位比较靠上,胎宝宝入盆下降,妈妈肚子隆起的部位也会向下、向前移动,如上图妈妈们会发现肚子下垂了一些,从一个“西瓜形状”变成了“柚子形状”。

但如果妈妈本身就属于是下怀,入盆以后妈妈的体形轮廓也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意的如果妈妈在孕晚期小便一直很多,饭后也没有明显不适感,那么可能也就不会注意到入盆前后有什么显著不同,准确判断胎宝宝是否入盆还是要医生来检查判断。

我是墨妈,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现阶段也是一位孕妈妈,专注于孕产育婴等方面的解答,对孕产育婴有着丰富的经验,关注墨妈与您分享更多孕产育婴小知识~(本文系原创,抄袭搬运必究,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权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