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像两个喇叭一样会拍的乐器是什么

142 2023-10-10 04:18 admin

一、像两个喇叭一样会拍的乐器是什么

是铜擦儿。

镲是一种汉族打击乐器,即小钹。或称好燃镲子、铰子等。汉族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

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所以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镲是由钹派生而来的一种汉族乐器。同时又称之为钹,属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钹(镲)和小钹(镲),它们是由两个圆形的铜片(直兄肆径由15厘米到69厘米不等)互相撞击发声的。它通常与锣、鼓一起组羡袜轿成锣鼓。

二、小钹和小镲区别?

小钹和小镲都是打击乐器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之一,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形状不同:小钹通常呈圆形或半圆形,边缘平滑,手柄横向固定在钹的底部;而小镲则呈扇形,边缘有锯齿状的设计,手柄垂直固定在镲的中心位置。

2. 发声方式不同:小钹发声时通常采用击打法,即用另一个物体(如铜棒)敲打钹的表面,使其振动产生声音;而小镲则多用于摩擦和碰撞发声。对于小镲的摩擦发声,演奏者通常使用另一个小镲来回刮过镲的边缘;对于小镲的碰撞发声,演奏者通常用手掌或其他物体轻轻碰触镲的中心位置,使其振动并发出声响。

3. 使用场合不同:小钹通常用于管弦乐队、各种形式的摇滚乐队、爵士乐等音乐演出,可用于打击节拍或进行色彩性的音乐表现;而小镲则更适合用于民乐演奏,如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可用于模拟各种自然声音或表现特定情境的声效。

综上所述,小钹和小镲虽然都是打击乐器,但在形状、发声方式和使用场合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

三、小钹的相关乐曲

常用乐器有铛子、小镲、木鱼、手铃、鼓等,其中尤以铛子和小镲音色最为突出,点据首要地位,故此类牌子无论何种板式均以“当镲”二字来标明,“当”读作Dang。高平调,代表铛子;“镲”读作Ca,低平调,代表小镲。各种牌子分别以二拍、四拍或八拍为单位,作为贯穿全曲的基本结构体,中间偶或也穿插一些变化节奏。铛镲牌子的节奏音色编配比较丰富,其曲目命名主要以小镲的所奏次数为依据。例如,直板中小镲每一拍击一下,五镲板、九镲板中一个段落小镲分别击五下、九下,唯三镲板不太相同,它是每小节四拍,一强三弱得三眼,故又名“三眼板”。再每小节是镲击一下,铛子击两下,镲铛一共击三下,作为一个基本结构单位。另还有一种“空板”,又名“花板”,奏时以铛子“加花”变奏,节奏灵活多样,以切分音,附点音符的穿插运用为特色。

铙镲牌子多用于放施食等斋醮活动中,作为各段韵子之间的间奏,日常早晚坛及祀典中,用也可不用,演奏时主要用大铙、大镲及鼓,故名。铙镲牌子记谱是以状声字代谱字,如,以“坤”代表大铙,读作坤儿(KUnr.高平调55)。以“镲”代表大镲,读作Ca(低平调11)。以—表示休止或延长,读作(YI低平调),或Li(低平调)。铙镲牌子的曲名,多有特定含义,如《天下同》,意指此牌子的音响和节奏型态乃是各地道教都有同样运用;又如《行路词》,是用于放施食开始对的“三吹三打”中,边行走边吹奏时也常用此牌子,故名。 《十番锣鼓》是一种民间吹打乐。创于京师,是清朝皇宫和漕运总督府音乐,明代以来盛于江浙,在苏州十分流行。

打击乐器在《十番锣鼓》演奏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打击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堂锣、号筒、木鱼、拍铃、拍板,节奏稳捷,轻重分明,各件乐器交替打出各种点子,具有独特性。根据所用乐器之不同可分“清锣鼓(俗称“素锣鼓”,只用打击乐器)和“丝竹锣鼓”(俗称“荤锣鼓”即打击乐器外兼用丝竹乐器)两大类。“清锣鼓”又有“粗”、“细”之分,“粗锣鼓”用绰板,木鱼、单堂鼓、单皮鼓、大锣、戏锣、大小齐钹;“细锣鼓”再加马锣、春锣、汤鼓,七冒(锣)、扑钹、双磬等打击乐器。“丝竹锣鼓”又有“笛吹”、“笙吹”、“粗细丝竹”锣鼓之分。“笛吹锣鼓”以曲笛主奏,以“细锣鼓”为主。“粗细竹丝锣鼓”兼用“粗”(指大小唢呐、曲笛)“细”(指“笙吹”的乐器编制)两者,所以又称“鸳鸯拍”。

四、xiaocha怎 么写?(是一个乐器)

小镲 ,藏族、门巴族、侗族互击体鸣乐器。藏语称若直。流行于西藏、四川、甘肃、云南、 贵州、湖南等省区。响铜制,钵形,镲面较平稍厚,面径9.8厘米~12厘米、碗径4厘米~5厘米、碗高1 .5厘米~2厘米,碗顶系以皮条或绳,两面为一副。侗族的小镲为单面镲。

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而发音。在藏族地区,用于民间歌舞、藏戏伴奏和藏传佛教寺 院乐队中;在侗族地区,常左手提起单面镲绳,右手执棰敲击,用于民间节日喜庆、婚丧活动等器乐合奏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