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年人长期插导尿管如何护理?

186 2023-08-31 06:59 admin

老年人长期插导尿管如何护理?

要注意消毒,也要定期的更换尿管,而且要定期清洗膀胱,要注意局部的卫生,还要保持局部的干燥性,注意有无细菌感染,同时也要定期消毒尿管,否则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比如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症状,而且饮食方面也要少吃多餐,要有规律的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85岁以上老人住院规定?

我市还提高了参加居民医保的85周岁以上老人住院补偿标准。将参加居民医保的85周岁以上老人(含85周岁)住院补偿标准提高到与学生住院补偿标准一致,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平均补偿比例达到80%左右,并且住院起付线不分医院级别每次均为100元。

政策解读:调查显示,老年人住院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过去的医疗模式对不同年龄人群实行相同的支付比例及标准,并未能完全解除老年人的就医顾虑,我市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进一步降低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将参加居民医保的85周岁以上老人(含85周岁)住院起付线不分医院级别降低到每次均为100元。支付比例提高为不分医院级别起付线以上1万元以下为75%;1万元至5万元为80%;5万元至20万元为85%。这项政策将使3.5万参保老人直接受益。

提高参加居民的85周岁以上老人住院补偿标准

惠民三:生命晚期参保人员有舒缓疗护 只需承担住院起付线费用

从3月1日起,我市将建立生命晚期参保人员舒缓疗护制度,将晚期癌症、终末期脑出血和脑梗塞纳入首批治疗病种,参保人员只需承担住院起付线费用。

政策解读:舒缓疗护是对晚期癌症患者给予积极、全面合理的医疗照顾,控制疼痛和有关症状,反对放弃治疗和过度治疗,反对不尊重生命的任何做法,减轻患者及家人的身心痛苦,让每个生命都带着尊严谢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我市已有392人享受了该疗护服务。

为让更多有需求的参保患者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我市将晚期癌症、终末期脑出血和脑梗塞纳入首批治疗病种,把涉及晚期癌症、终末期脑出血和脑梗塞的治疗、护理、心理安慰等项目整体打包成单病种付费。参保患者通过定点医院舒缓疗护诊区就诊,经评估符合标准的即可入住舒缓疗护病房,个人只需承担住院起付线,即可享受全方位的舒缓疗护待遇。

建立生命晚期参保人员舒缓疗护制度

生命晚期舒缓疗护首批定点单位

吉林省人民医院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吉林省胜利医院 吉林省地矿医院

解放军208医院 长春市中医院

长春市新华医院 长春市宽城区人民医院

长春市南关区民康医院 长春市二道区人民医院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 长春市绿园区人民医院

长春市绿园区第二人民医院 长春孚达医院

长春济康医院

惠民四:新增6项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我市增加了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将脉管炎、骨关节炎、青光眼、胃食管反流病、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种纳入慢性病范围,使慢性病门诊病种达到50种。每月治疗费用最高限额为300元,由统筹基金补助60%,个人承担40%。

政策解读:近年来,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绝大多数的老年人都被慢性病缠身。

为解决慢性病患者的日常就医用药,长春市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逐年增加,目前已达50种。参保职工可在市、区及社区医院就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乙型肝炎门诊抗病毒治疗每月最高限额500元,长效干扰素治疗每月最高限额为5320元;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等42种多发慢性病每月最高限额为300元;高血压合并症、脑血管意外偏瘫等7种常见慢性病每月最高限额为260元,补偿比例均为60%。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的,最高支付限额每月在原最高限额基础上增加80元。

增加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惠民五:建立医保异地联网即时结算系统

我市将推进医疗保险异地联网即时结算工作,逐步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烟台等城市建立医保异地联网即时结算系统。

政策解读:“什么时候能在北京直接报销医药费就好了,现在两地跑报销太麻烦。”王阿姨说起医保报销的事很苦恼。她是长春人,随儿子居住在北京,前段时间因突发脑出血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了手术,术后的医保报销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像王阿姨这样需要异地就医的人员不在少数,跨省就医、报销手续繁杂,不用来回“跑腿”和“垫付”是许多异地就医者的心愿。

今年,我市将逐步建立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制度。目前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协商谈判已基本达成,计划五月份启动与北京两所医院的联网即时结算试点工作,方便参保人员转外就医结算。

惠民六:将难治性癫痫病纳入医保门诊大病范围

我市将把人工耳蜗、脑瘫和孤独症治疗纳入低自付病种范围,将难治性癫痫病纳入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门诊大病范围。

政策解读:去年,我市共4.5万人次享受了“低自付”病种治疗,统筹基金共支付1.75亿元,解决了群众的大病治疗问题。门诊大病是为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作用,满足长期患病并需要长期服药的参保患者需求,减轻其医疗负担,对一些特定的不需要住院且医疗费用较高的大病进行门诊诊疗的方式。参保患者全年只需缴纳一次住院起付线,就可以在门诊享受住院统筹基金支付待遇。在省、市和区级医院都开通特殊疾病门诊,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陪护压力,也缓解了住院床位紧张状况。

进一步解决参保人员“看病贵”难题

低自付、门诊大病待遇支付表

待遇分类 病种 个人自付

低自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直视治疗)、精神分裂症、唇腭裂、再生障碍性贫血、情感性精神障碍、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血友病住院和门诊治疗、肾移植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尺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桡尺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骨结核住院非手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门诊治疗、人工耳蜗、脑瘫、孤独症。(共计24种) 只需支付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

门诊大病 慢性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氏综合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恶性肿瘤放化疗、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结核病抗结核治疗、精神病治疗、艾滋病治疗、丙型肝炎、子宫内膜异位症门诊内分泌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门诊双磷酸盐治疗、肺移植后抗排异治疗、斯蒂尔病、难治性癫痫病。(共计18种) 全年只缴纳一次性住院起付线,享受住院统筹基金支付待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