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如何治疗?

67 2023-12-09 05:21 admin

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如何治疗?

这是凝血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的话有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它可以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或是长期口服雌激素类的避孕药,妊娠后期有高凝状态的情况之下,都会有这个指标的改变。要注意预防血栓的形成,必要的时候要服用一些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二、什么是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最敏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在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试剂和钙离子后,需要观察血浆的凝血情况。正常范围为31-43秒,与正常控制值相比,测量值大于10秒为异常。APTT延长常见于凝血因子12、11、9、8、10、5、2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同时,APTT也是监测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剂的常用检测方法。APTT缩短在脑血栓形成、冠心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前状态等血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

三、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意味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正常值。可能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可能与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及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关。目前,低点普遍为零。建议平时多吃坚果,并定期检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的话,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影响的。

四、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偏高怎么办?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主要对检测体内凝血系统敏感,可作为最常用的筛选指标。监测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剂也是一个常见的实验。如果过高,可能会导致出血,所以要补充血浆或冷沉淀,并注意检查肝功能、凝血因子含量,积极寻找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如果是凝血因子8缺乏引起的,则需要补充凝血因子8。

五、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怎么办?

部分凝血酶时间低是机体出现了高凝状态,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应该是有血栓的形成,所以应该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或者是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而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的患者不是很多,因此要注意复查血凝,防止误差。

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高是什么原因?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范围是31-43秒,超过正常对照时间10秒以上为异常现象。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高常见于凝血因子缺乏性的疾病,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纤维蛋白原缺乏,也可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患者,同时,应用肝素进行治疗的病人,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也会增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