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319 2023-04-24 01:01 admin

一、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本病早期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但经正规的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或无法根治而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时,则需行手术治疗。由于本病的病理解剖基础是器质性(骨性)椎管狭窄,因此保守疗法常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除非在症状较轻或发病时间较晚的年迈患者,尤其是全身实质性脏器有病变的患者。对半数以上的重型病例,仍应选择手术疗法。

1.非手术疗法

(1)适应证:主要用于本病的早期阶段及在手术疗法前后作为辅助疗法。

(2)具体措施:以颈部保护为主,辅以理疗及一般对症措施。牵引疗法适用于伴有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节段性不稳的病例。推搬及推拿疗法对此种病例应视为禁忌证。平日应注意颈部体位,不可过伸,更不宜长时间或突然过度屈颈,尤其是在有骨刺的情况下,易引起脊髓损伤。

(3)药物疗法:口服复方丹参片(或丹参片)及静脉推注凯时(7~10天为一个疗程),有助于本病的症状改善。此外,在病情发作时可予以镇痛、镇静药,并定期投予神经营养药物。

2.手术疗法

(1)手术适应证:

①严重的椎衫帆腊管狭窄病例:指椎管矢状径在10mm以下者,一般均需手术,尤其是对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的病例,应设法争取及早施术。

②中度椎管狭窄者:指椎管矢状径在10~12mm者,凡经正规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手术。

③轻度椎管狭窄症:一般勿需手术,仅对少数伴有继发因素者方考虑手术。

(2)手术选择:

①以本病为第一诊断者:原则上从后路行减压及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作或滑者的经验,选用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最为稳定,损伤小,且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最少(图4)。此外,单开门、双开门(中央开门)及“Z”字形成形术亦有一定效果,可酌情选择(图5)。单纯全椎板切除或扩大式全椎板切除等的早期疗效尚好,但后轿郑期由于椎管后方瘢痕形成,以及瘢痕的钙化与骨化,则又易形成一个新的、狭窄的骨性椎管,从而影响远期疗效。从理论上讲,前路切骨扩大椎管疗效虽好,但操作难,危险性大,一般不宜选择。

②对椎管狭窄症作为第二诊断,而颈椎病为第一诊断者:原则上应先从前路施以兼具椎管扩大的根治性减压术,术后恢复满意者即可;如仍有椎管狭窄症状,则应在1~3个月后再酌情行后路减压术。

(3)手术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手术时间宜早:对有手术适应证者,应争取早日施术。时间拖得愈久,椎管内有效间隙愈小,施术难度及危险性也愈大,且疗效亦受到明显影响。

②操作时要耐心、细致:由于椎管内呈饱和状态,尤其在严重型病例,常使手术器械无法进入椎管内,甚至超薄型椎板咬骨钳也难以伸入。在此情况下,首先要耐心,并选择相应的器械,包括尖头四关节咬骨钳、电钻及气钻等,切勿急躁,应耐心而细致地操作。

③一定要轻柔:众所周知,脊髓组织十分娇嫩,稍许碰撞即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操作时应尽可能地轻柔,设法避免碰及脊髓及脊神经根组织。在企图对其牵开时(尤其是脊髓组织),必须以0.1mm的幅度进行,原则上不应超过1.5~2mm,尤其在椎管严重狭窄者,易因对冲性的压应力而引起脊髓损伤,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④术中保持低温:在操作过程中,最好采用5~10℃的低温无菌生理盐水进行低压冲洗,此既可保持术野清洁,又可使局部获得有利于使神经组织减少反应的低温效应,且同时兼具止血作用。

⑤每一步均应小心:在操作全过程中应步步小心,除不可直接检查以防误伤脊髓组织外,尚应注意:吸引器头不可直接在硬膜囊上吸引,应选择特制的神经组织吸引器头;防止台上器械滑入切口内;脑棉务必清除干净;在对术野冲洗时不应直接对脊髓喷射,以免误伤。

(二)预后

轻型病例预后较佳;椎管狭窄严重、伴有明显脊髓损害或治疗延误者的预后则较差;以颈椎病为第一诊断者,治疗效果介于前两者之间。总体看来,本病预后不如单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因为凡是有颈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其胸段及腰段椎管亦多呈狭窄状,往往需多次手术方可解决根本问题。

二、颈椎减压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区别

有竖逗目前大致有人工椎间盘和融合两种。

具体目标不同,你可以再说详细点,如果减压的话前路融合就够了,比后路更成熟些。

融合手术的进口器材大约3万,整台手术大约5万,如果是国产的会便余基卖宜不少。有医保可以报销一部锋凯分。

是减压术还是间盘摘除 前路风险小,声带食管会受点影响。但是后路手术是要打开椎板 肌肉层较多

说仔细点 手术减压?

三、常用手术器械图谱的目录

第1章 手术体位(1)

一、仰卧位(1) 二、头低脚高仰卧位(3) 三、甲状腺体位(4) 四、截石位(5) 五、侧卧位(6) 六、斜侧卧位(8) 七、膝胸位(8) 八、折刀式体位(9) 九、俯卧位(10) 十、半卧位(12) 十一、其他常用手术体位(13)

第2章 手术器械(15)

第一节 常用及各专科常用手术器械(15)

1.止血钳(15) 2.血管钳(16) 3.无损伤组织钳(16) 4.蚊式钳(16) 5.精细持针钳(16) 6.带剪持针钳(17) 7.解剖钳(17) 8.可可钳(17) 9.直角钳(18) 10.腹膜钳(18) 11.持物钳(19) 12.敷料镊(19) 13.组织镊(19) 14.组织固定镊(20) 15.解剖镊(20) 16.无损伤镊(20) 17.无损伤血管镊(21) 18.精细有齿镊(21) 19.显微组织镊(22) 20.吸引头(22) 21.可控制吸引头(22) 22.双头拉钩(23) 23.静脉拉钩(23) 24.皮肤拉钩(23) 25.深拉钩(24) 26.带状拉钩(24) 27.腹部拉钩(24) 28.手术刀片(24) 29.手术刀柄(25) 30.解剖剪(25) 31.手术剪(25) 32.精细剪(26) 第二节 手术针、手术线(26) 一、手术缝针(26) 1.传统角针(27) 2.反角针(27) 3.铲形针(27) 4.圆体角针(28) 5.Taper针(28) 6.钝针(28) 7.CSULTIME眼科针(28) 8.PCPRIME针(29) 9.直形缝合针(29) 10.半弯缝合针(29) 11.1/4弧度圆针(29) 12.3/8弧度圆针(29) 13.1/2弧度圆针(30) 14.5/8弧度圆针(30) 15.混合型弯针(31) 二、手术线缝线的股数(31) 1.单股纤维缝线(31) 2.多股纤维缝线(31) 三、缝线的吸收性能(31) 1.可吸收缝线(31) 2.不可吸收缝线(31) 四、使用缝线时的注意事项(33) 1.丝线(33) 2.棉线(34) 3.不锈钢丝(34) 4.化纤线(34) 第三节 骨科手术器械及其常备手术器械包(36) 一、骨科手术器械(36) 1.咬骨钳(36) 2.双关节咬骨钳(36) 3.方头双关节咬骨钳(37) 4.椎板咬骨钳(37) 5.滑膜钳(38) 6.髓核钳(38) 7.骨剪(39) 8.骨锤(39) 9.骨刀(39) 10.骨凿(40) 11.软骨刀(40) 12.骨锉(40) 13.骨刮(41) 14.骨膜分离器(41) 15.骨撬(41) 16.骨牵开器(42) 17.持骨钳败拆悄(42) 18.死骨钳(43) 19.复位钳(43) 20.骨固定器(44) 21.手摇骨钻(44) 22.手摇钻头(45) 23.电动骨钻(45) 24.钢丝剪(46) 25.钢丝扭转钳(46) 26.钢丝穿套器(47) 27.掌骨锯(47) 28.截肢拉钩(47) 29.截肢锯(48) 30.半月板钳(48) 31.半月板刀(48) 32.半月板凿(49) 33.半月板拉钩(49) 34.钢丝伸直器(49) 35.颈部牵开器(50) 36.椎板牵开器(50) 37.一字起子(51) 38.十字察渣起子(51) 39.持钉钳(51) 40.丝锥(52) 41.钢板折弯器(52) 42.螺钉埋头钻(52) 43.持板钳(53) 44.髓内钉拔出器(53) 45.绷带剪(53) 46.石膏剪(54) 47.石膏推开器(54) 48.石膏刀(55) 49.石膏锯(55) 二、骨科手术准备用物(55) 御携 1.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55) 2.颈椎骨折切开复位术、前路钢板固定术(55) 3.颈椎结核(或肿瘤)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术(55) 4.颈椎后路减压术、椎管扩大术(或颈椎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术)(56) 5.寰枢关节融合钛缆固定术(或钢丝固定术)(56) 6.齿状突骨折切开复位钛缆固定术(56) 7.后入路寰枢枕融合植骨固定术(56) 8.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56) 9.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7) 10.人工膝关节置换(全膝换术置换、表面置换)(57) 11.人工椎间盘置换(腰椎)术(57) 12.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57) 13.人工肘关节置换术(57) 14.人工肱骨头置换术(57) 15.髂骨骨质破坏切开活检术(58) 16.肱骨头病变活检术(58) 17.骨肿瘤切开活检术(包括尺骨、胫骨、肱骨肿瘤)(58) 18.脊柱后入路手术(58) 19.锁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58) 20.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钢板固定)(58) 21.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58) 22.肱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包括髁上、髁间骨折)(钢板固定)(58) 23.肱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包括髁上、髁间骨折)(螺钉固定)(58) 24.前臂双骨折(尺、桡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59) 25.腰椎间盘摘除术(59) 26.腰椎滑脱开放复位AF或(RF)内固定Cage融合术(59) 27.腰椎骨折开放复位AF(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术(59) 28.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前路钢板固定术(59) 29.腰椎肿瘤摘除植骨前路钢板固定术(60) 30.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前路钢板固定术(60) 31.胸腰椎结核病灶(或肿瘤病灶)清除植骨前路钢板固定术(60) 32.胸腰椎骨折或胸椎骨折开放复位、前路钢板固定术(60) 33.胫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G-K钉或钢板固定)(60) 34.髁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0) 35.膑骨骨折开放复位张力带固定术(61) 36.膝关节功能松解、伸膝关节功能重建术(61) 37.膝关节镜(61) ……

第3章 手术室常用器具

第4章 常用创伤急救术

索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