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用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时,为什么要连接缓冲瓶?

163 2023-07-29 10:57 admin

一、用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时,为什么要连接缓冲瓶?

为了防止倒吸

二、减压抽滤的问题

是应该先打开再倒入抽滤的试液。一般来说先倒不会导致抽滤失败,但是先倒入后很可能一不注意就超过滤纸最上端,这样就可能导致失败。还有就是在洗液时,一定要先打开抽滤机后,再倒入洗液。

三、停止抽滤时,如不先打开安全瓶活塞就关闭水泵,会有什么现象产生?为什么?

水有可能倒灌进入开安全瓶,因为抽滤时候,如果滤饼比较结实,抽滤瓶中真空度比较大,没有放空就关掉电源,造成泵头位置压力比开安全瓶高,水会倒流。通常泵头到开安全瓶之间会装单向阀,单向阀密封性很好的时候,倒流不明显,如果单向阀损坏,关掉电源则立刻水倒灌。

四、化学中安全瓶的作用及原理是什么?

安全瓶,由瓶体、瓶外盖、瓶内盖及内、外盖间的叶片拨轮构成,叶片拨轮嵌入内盖的凹锥面内,叶片一边向瓶外盖翘起。顺时针旋转瓶外盖,盖顶部的三角齿压向叶片翘起部,使瓶内盖的凹锥面将瓶体口密封,松开瓶外盖,叶片翘起,向外顶起瓶外盖,再拧外盖,则不起任何作用。只有向下压瓶外盖,方能打开瓶盖,取出瓶体内的物质。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儿童及某些有障碍的人取出瓶内有危害物。本瓶可广泛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玩具行业。

五、减压过滤的步骤

(1)剪滤纸 将滤纸经两次或三次对折,让尖端与漏斗圆心重合,以漏斗内径为标准,作记号。沿记号将滤纸剪成扇形,打开滤纸,如不圆,稍作修剪。放入漏斗,试大小是否合适。如滤纸稍大于漏斗内径,则剪小些,使滤纸比漏斗内径略小,但又能把全部瓷孔盖住。如滤纸大了,滤纸的边缘不能紧贴漏斗而产生缝隙,过滤时沉淀穿过缝隙,造成沉淀与溶液不能分离;空气穿过缝隙,吸滤瓶内不能产生负压,使过滤速度慢,沉淀抽不干。若滤纸小了,不能盖住所有的瓷孔,则不能过滤。因此剪一张合适的滤纸是减压过滤成功的关键。

(2)贴紧滤纸 用少量水润湿,用干净的手或玻棒轻压滤纸除去缝隙,使滤纸贴在漏斗上。将漏斗放入吸滤瓶内,塞紧塞子。注意漏斗颈的尖端在支管的对面。打开开关,接上橡皮管, 滤纸便紧贴在漏斗底部。如有缝隙,一定要除去。

(3)过滤 过滤时一般先溶液,后转移沉淀或晶体,使过滤速度加快。转移溶液时,用玻棒引导,倒入溶液的量不要超过漏斗总容量的2/3。先用玻棒将晶体转移至烧杯底部,再尽量转移到漏斗。如转移不干净,可加入少量滤瓶中的滤液,一边搅动,一边倾倒,让滤液带出晶体。继续抽吸直至晶体干燥,可用干净,干燥的瓶塞压晶体,加速其干燥,但不要忘了取下瓶塞上的晶体。

(4)转移晶体

取出晶体时,用玻棒掀起滤纸的一角,用手取下滤纸,连同晶体放在称量纸上,或倒置漏斗,手握空拳使漏斗颈在拳内,用嘴吹下。用玻棒取下滤纸上的晶体,但要避免刮下纸屑。检查漏斗,如漏斗内有晶体,则尽量转移出。

如盛放晶体的称量纸有点湿,则用滤纸压在上面吸干,或转移到两张滤纸中间压干。如称量纸很湿,则重新过滤,抽吸干燥。

(5)转移滤液

将支管朝上,从瓶口倒出滤液,如支管朝下或在水平位置,则转移滤液时,部分滤液会从支管处流出而损失。注意 :支管只用于连接橡皮管,不是溶液出口。

(6) 晶体的洗涤

若要洗涤晶体,则在晶体抽吸干燥后,拔掉橡皮管,加入洗涤液润湿晶体,再微接真空泵橡皮管,让洗涤液慢慢透过全部晶体。最后接上橡皮管抽吸干燥。如需洗涤多次,则重复以上操作,洗至达到要求为止。

(7)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溶液的过滤 这些溶液会与滤纸作用,而使滤纸破坏。若过滤后只需要留有溶液,则可用石棉纤维代替滤纸。将石棉纤维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搅匀,然后倾入布氏漏斗内,减压,使它紧贴在漏斗底部。过滤前要检查是否有小孔,如有则在小孔上补铺一些石棉纤维,直至无小孔为止。石棉纤维要铺得均匀,不能太厚。过滤操作同减压过滤。过滤后,沉淀和石棉纤维混在一起,只能弃去。

若过滤后要留用的是沉淀,则用玻璃滤器代替布氏漏斗(强碱不适用)。过滤操作同减压过滤。

(8)热过滤 当需要除去热、浓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而又不能让溶质析出时,一般采用热过滤。过滤前把布氏漏斗放在水浴中预热,使热溶液在趁热过滤时,不致于因冷却而在漏斗中析出溶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